永恒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国学教育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永恒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国学教育的启示
【摘要】:建立在古典实在论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永恒主义教育流派,其教育主张直接反映在培养人"理性"的教育目的观、"永恒学科"的课程观。从永恒主义教育的启示中,应该发挥国学教育推动文化认同与弥补道德素质教育的作用,在国学教育的形式上应该坚持完整版本国学教育文本的阅读以及教师点拨教化的教学方式。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永恒主义教育 国学教育 启示
【分类号】:G40-06
【正文快照】: 永恒主义教育流派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美国本土属于西方现代教育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新传统流派。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受到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出现了各种前所未有社会问题。面对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人们开始对社会各领域的现状和出路进行反思和探索。在教育领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迎春;;论国学教育的文化向度[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覃启勋;;国学三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敏,杜新安;存在主义的个性化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米靖;批判与建构——马丁·布伯与新教育思潮[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郭法奇;探究与创新:杜威教育思想的精髓[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陆有铨;素质教育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5 江峰;;客观与主观:当代课程哲学的两种知识观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6 林寿康,王承坤;论教育中应如何贯彻“以人为本”[J];保山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7 周敏;美国初中级教育中对自然科学教师的培养及职业标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张琦勇;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及评述[J];昌吉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刘明琼;切实加强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的教育[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唐爱民;终身德育:一种教育哲学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9 李跃新;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仕葵;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松;探究学习对理科教育改革的价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阎亚军;生活知识观及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翠梅;对话物理教学及物理教师的角色定位[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孙洪清;知识观的转变与教育理念的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7 于凤银;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金海;胶南市普通高中教师继续教育调查分析和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全心;教师在学校德育中的理性自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贾存军;语文互动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仕菊;全球化语境下的传统文化教育[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覃启勋;;国学三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世祥;聂细刚;王俊珍;;弘扬传统文化 建设精神家园——深圳市宝安区国学教育巡礼[J];中国德育;2010年11期
2 钟其鹏;;新时期国学教育述评[J];钦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彭富春;;警惕以国学取代现代教育的想法[J];内蒙古教育;2011年17期
4 熊贤君;;民国时期的国学教育及价值解读[J];民国档案;2006年01期
5 王群;田立君;;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实践探索——以“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评价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12期
6 余子侠;陈元;;唐文治与陈垣国学教育比较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11期
7 滕潇然;;国学文化与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J];中小学校长;2011年04期
8 康伯春;国学教育与素质教育[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余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国学”命运刍议[J];教书育人;2006年17期
10 尹士海;永恒主义教育──一股重塑传统文明的教育思潮[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邱s,
本文编号:1061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61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