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本文关键词:微格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摘要】:构建教研平台,引导教师开展积极有效的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介绍基于微格教学的校本教研的内容、流程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基于微格教学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策略,即以观摩反思促进教师专业自我发展、以协作研讨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生态、以同侪互训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以建设立体化专业发展档案袋优化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教师教育技能实训中心;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聊城大学教务处;聊城大学教师教育管理中心;
【关键词】: 微格教学 校本教研 教师专业发展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教师既是决定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力量,而教师专业发展则是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教师专业发展既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构建教研平台,引导教师开展积极有效的校本教研,使教师通过教研实践,在学习与研究中不断成长,是促进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丽;微格教学中课堂教学技能评价的定量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2 鲁献蓉,潘国权,许诚;微格教研:提高教师教学素质的新途径——在职教师微格教研实验研究报告[J];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洋;黄兆媛;;震后四川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理论微格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2年01期
2 朱致瑛;历史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刘桂海;;向真理投降——《创建人文与科学融合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质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高燕;;从新课程理念看化学微格教学中的“提问技能”[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2期
5 张谷;;让字母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帮手——说说字母表示数的功劳[J];才智;2010年29期
6 韦新建;;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高校外语教师角色的动态转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周云玲;;论青年教师在教育岗位中的优势[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年03期
8 顾宏志;王锋;;微格教学在体操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李微萍;;让道德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J];成才之路;2010年22期
10 曹蕙姿;;音乐学专业教学中应用微格教学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燕燕;论教育实践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耀明;论教学的差异性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林成堂;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胡金平;学术与政治之间:大学教师社会角色的历史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玉秋;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月;儒家文化视野下当代高校师生冲突现象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曹新;教师课堂话语对学生数学直觉思维影响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云芳;理工科院校文科硕士生学习状况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路;福建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与控制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长秀;旨在缓解初中生英语课堂焦虑的教师提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道彬;个别化教学的实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娇;论民主型师生关系的迷思与重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宋美晶;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理想形象的展示及塑造策略[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轩闯;中学和谐师生关系建设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10 王菲菲;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楼士平;基础·能力·创新[J];教学与管理;2000年04期
2 鲁献蓉;重视学生数学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11期
3 鲁献蓉;数学概念学习与“先行组织者”[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4 王哲平;解题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思维简缩能力[J];数学教学研究;1999年05期
5 鲁献蓉;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特点[J];数学教育学报;1999年04期
6 鲁献蓉;微格教学中的目标设定及角色的心理定位探析[J];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7 鲁献蓉,许诚,楼士平;基于学生有效接受学习方式的教学案例剖析[J];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8 王永珍;微格教学与教学技能评价[J];中医教育;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华;;校本教研中应重视的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年06期
2 马振彪;;再析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的校本教研[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雷自自;王海林;;基于校本教研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裴长安;张睿锟;;刍议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年03期
5 龚跃华;;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选择[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6 刘德春;;论微格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8期
7 贾琼;张睿锟;张青波;;论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3期
8 张美君;;浅谈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4期
9 王依群;;在校本教研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10期
10 王洁;李艺;;校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之路[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昆峰;;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对策[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2 ;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是新时期的立校之本[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3 李娟;;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反思——以西北某县为例[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刘淑芬;;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重建[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于学书;符丽萍;;校本研修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6 许光勇;刘俊峰;郝景岐;;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7 张海燕;洪彦;张蕾;;学校研修策略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8 ;明确思路 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9 ;构建研训教一体化教师培训体系 促进县域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10 ;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促专业教师健康成长[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生 向红梅 记者 林琳;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自贡日报;2010年
2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大家谈[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王大根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由“积累”走向“转型”的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记者 夏禾;十六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苏州日报;2010年
5 杨柳青一中 安玉静;让生命成长走进教师专业发展历程[N];天津教育报;2010年
6 弓彩玲;复兴区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邯郸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万鸿涛 王斗天 通讯员 陈伟文 陈冬平 陈有新;罗湖强势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深圳商报;2009年
8 见习记者 王亮;庆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陇东报;2011年
9 ;校本教研:让课堂“动”起来[N];重庆日报;2005年
10 记者 丁雷;为教师专业发展插上信息化“翅膀”[N];大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楠;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维度[D];西南大学;2012年
2 孙二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静静;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田莉;校本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黄笑冰;从新手教师到课程领导[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秦立霞;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昊;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中的校本教研[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2 周燕华;运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龚跃华;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孟霞光;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马振彪;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的民族地区校本教研[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丹;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共同体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敏;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途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廖青;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徒结对”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赵静;运用知识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艳;美国教师组织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66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66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