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中消极应对者的认知偏向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中消极应对者的认知偏向的研究
【摘要】:高中生心理尚未成熟,,却面临着对未来具有重大意义的高考,他们所面临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Andrews(1978)发现,个体在很大压力的情境下,如果缺乏良好的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损害程度将是普通人的两倍。应对方式的交互作用理论认为个体对压力情境的认知与评价决定着个体应对方式的选择。然而却少有人对影响高中生应对方式选择的认知因素进行探究,鉴于此,本研究将以高中生中消极应对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认知行为学实验(点探测任务和再认任务),对消极应对者的认知特点作尝试性探究。所得结果如下: 1、高中生中消极应对者对消极应对方式词汇存在着注意选择偏向,高中生中消极应对者与非消极应对者之间在对消极应对方式词汇的反应时上存在着差异显著,高中生中消极应对者对消极应对方式词汇的反应时显著短于非消极应对者。 2、高中生中消极应对者对消极应对相关词汇(消极应对方式词汇、消极情绪词汇以及压力源词汇)存在记忆偏向。高中生中消极应对者与非消极应对者之间在应对相关词汇的再认正确率上存在着显著差异。高中生中消极应对者对应对相关词汇的再认正确率显著高于控制组,并且较之相同使用频率的一般词汇,高中生中消极应对者对应对相关词汇的反应时更短,并且存在着显著差异。 总之,本研究显示,高中生中消极应对者与非消极应对者之间在认知上确实存在着差异。至于造成这种差异的生理机制是怎样的,还无从知晓,因此,以后的工作可以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开展研究,以便解释存在这种认知偏向的生理基础。
【关键词】:中学生 应对方式 消极应对 认知偏向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8
- 1 文献综述8-19
- 1.1 应对及应对方式的研究8-14
- 1.1.1 应对及应对方式的界定8-9
- 1.1.2 应对的研究取向9-10
- 1.1.3 应对方式的类型10
- 1.1.4 应对及应对方式的功能10-12
- 1.1.5 有关应对方式研究的现状12
- 1.1.6 有关高中生压力源的调查研究12
- 1.1.7 高中生应对方式现状的调查研究12-14
- 1.2 认知偏向的研究14-19
- 1.2.1 认知偏向的含义14
- 1.2.2 认知偏向的理论14-15
- 1.2.3 认知偏向研究的主要领域15-18
- 1.2.4 认知偏向研究的现状18-19
- 2 问题的提出19-20
- 3 研究设计20-23
- 3.1 研究的目的及假设20-21
- 3.2 研究的构想21
- 3.3 被试的选取21-23
- 3.3.1 研究工具21-22
- 3.3.2 被试选取过程22-23
- 4 实验一不同应对者对应对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23-28
- 4.1 目的23
- 4.2 方法23-25
- 4.2.1 被试23
- 4.2.2 实验材料23-24
- 4.2.3 实验设计24
- 4.2.4 实验程序24-25
- 4.3 结果与分析25-26
- 4.3.1 不同被试对应对方式词语刺激反应的注意偏向25
- 4.3.2 不同被试对压力源词语刺激反应的注意偏向25-26
- 4.3.3 不同被试对消极情绪词语刺激反应的注意偏向26
- 4.4 讨论26-28
- 5 实验二不同应对者对应对相关刺激的记忆偏向28-31
- 5.1 目的28
- 5.2 方法28-29
- 5.2.1 被试28
- 5.2.2 实验材料28
- 5.2.3 实验设计28-29
- 5.2.4 实验程序29
- 5.3 结果与分析29-30
- 5.3.1 被试再认任务正确率29-30
- 5.3.2 被试再认任务反应时30
- 5.4 讨论30-31
- 6 总讨论31-34
- 6.1 不同应对者对应对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31-32
- 6.1.1 不同被试对压力源词语刺激反应的注意偏向31
- 6.1.2 不同被试对消极应对方式词汇刺激反应的注意偏向31
- 6.1.3 不同被试对消极情绪词汇刺激反应的注意偏向31-32
- 6.2 不同应对者对应对相关刺激的记忆偏向32-33
- 6.2.1 被试再认任务正确率32
- 6.2.2 被试再认任务反应时32-33
- 6.3 不同应对者对应对相关刺激的认知偏向33-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7
- 附录一37-38
- 附录二38-41
- 致谢41-42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重清;肖艳丽;刘颖;;有关情绪心理实验中情绪变量的操控技术[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楼玮群,齐铱;高中生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2期
3 梁毅;陈红;邱江;高笑;赵婷婷;;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身体信息的记忆偏向:来自ERP研究的证据[J];心理学报;2008年08期
4 杨小冬,罗跃嘉;注意受情绪信息影响的实验范式[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5 安献丽;郑希耕;;惊恐障碍的认知偏向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02期
6 邱淑芬,戴晓阳;高中生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年05期
7 肖计划,许秀峰,李晶;青少年学生的应付方式与精神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年01期
8 肖计划;应付与应付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年04期
9 肖计划,向孟泽,朱昌明;587名青少年学生应付行为研究──年龄、性别与应付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年03期
10 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小红;大学新生心理弹性及其对记忆偏向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海燕;高中生生活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相吉;认知偏向与决策理性[D];四川大学;2005年
4 刘树娟;过度网络使用者的认知偏向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李海丽;农村高中生压力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高笑;胖负面身体自我图式女性对身体信息注意偏向的ERP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王春芳;大学生价值观与其压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8 罗锡莉;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的编制与实测[D];西南大学;2008年
9 周鹏;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源及压力应对方式的比较[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10 林国志;恐惧情绪下高低物质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72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72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