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幸福感调查及幸福教育对策
本文关键词: 中学生 综合幸福问卷 幸福感 幸福教育 出处:《教育导刊》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研究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对80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男生、女生幸福指数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城市中学生幸福指数显著高于农村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小与中学生幸福指数显反向关系,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状况、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与中学生幸福指数显正向关系。中学生幸福感受多种因素影响,开展幸福教育是提升中学生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Abstract]:In this study, 802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comprehensive happiness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appiness index between boys and girls. The happiness index of urba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stress and happiness index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s reversed, including academic achievement, family economic statu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peer relationshi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happiness index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positive, and the happiness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happines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与幸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编号:DAA080081)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幸福是一种蓬勃、鲜活、积极、向上、崇高的生命状态,幸福感是美好体验、人生价值与社会和谐的综合。〔1〕《综合幸福问卷》(MHQ)系2003年综合当代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理论模块及测量指标编制的新型幸福感测量工具,最早在大学生群体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2〕后扩展到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咏媛;;中学生同伴关系与其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苗元江;;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红英;南昌市社区老年人幸福感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2 郑霞;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3 吴超;中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新阳;;幸福指数:和谐社会的新追求[J];桂海论丛;2006年06期
2 肖建伟,石国兴;高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孙翠香;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4年02期
4 金盛华,田丽丽;中学生价值观、自我概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2期
5 马颖,刘电芝;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1期
6 张兴贵,郑雪;青少年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2期
7 严标宾,郑雪,邱林;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J];心理学探新;2003年02期
8 黄昭鸣;“聋人文化”观之辨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10期
9 孙锋;聋人自我意识特征的初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4期
10 刘旺;听力障碍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现状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阳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1期
2 王富国;;中学生自卑心理障碍探究[J];学周刊;2011年14期
3 李荣菊;;中学生心理压力动因初探[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4 葛兴;王珍;;论中学生考试心理障碍的表现与应对策略[J];新课程(教研);2011年06期
5 封三河;;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6 陈江波;;中学生学业压力的研究——以邢台、石家庄两市中学生为例[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张同正;;浅谈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6期
8 王双全;;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及校内教育的几点措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1期
9 林茂超;;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对策[J];南方论刊;2011年S1期
10 戴小燕;;中学生闭锁心理的分析与对策[J];中学教育;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3 龚翠萍;张捷;;包头市宏志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徐方忠;冯年琴;;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李国瑞;;上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研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赵亚男;郑日昌;潘子彦;;中学生情商问卷的编制及结果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安丽;胡卫平;;中学生科学学习策略的发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冷荣兰;;中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报告[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孟秀英;;中学生386名应付挫折情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Su xiqing;陈启芳;秦安琪;;中国中学生感恩及其心理健康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芬;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商州二职中 王小亚;当代中学生心理及行为浅析[N];商洛日报;2006年
3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董毅然;腐败导致中学生心理阴影[N];北京科技报;2005年
4 陈英云 本报记者 赵琳;我市中学生“心病”越来越“重”[N];哈尔滨日报;2011年
5 高云;七成中学生认为母亲管教过度[N];中国妇女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洋;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心理健康教育[N];甘肃法制报;2009年
7 李倩;花季少年“心”有多重?[N];中国民族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梁进峗;关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N];白银日报;2007年
9 记者 刘联邋实习生 李轻舟;心理咨询助孩子解心结[N];珠海特区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白江宏 实习生 吴松祺;“心语小屋”倾吐青春苦闷 德育课上讨论爱情专题[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3 张倩;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翟群;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7 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晏碧华;青少年印象管理的外显与内隐加工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雪梅;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及其与人际压力、人际压力应对策略关系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杨小洋;中学生提问能力发展及与其阅读理解能力关系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徐晓飞;中学生学业社会比较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袁茜;中学生偏爱流行音乐的心理分析及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段碧花;创造性人格结构模型的建立和中学生创造性人格量表的初步编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冶;内观法对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王淑敏;中学生人际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珊明;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其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肖博潭;中学生网络成瘾及矫正的质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55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455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