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4R发展创造性思维:一种后现代的观点
本文关键词: R 创造性思维 杜威 泰勒 比较 出处:《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泰勒原理"在过去六十年中统治了北美学校中的课程实施,但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那些赞同教师的权威性的学者、行政管理者都支持泰勒原理,而杜威主义的支持者则认为泰勒原则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杜威与泰勒的最大区别之处就在于这种目标生成于活动而非预先设定好的观点。英语和数学两个案例也许可以阐释什么是有助于发展创造性与想象力的教学的力量,即一个包括关联性(Relation)、丰富性(Richness)、回归性(Recursions)、严密性(Rigor)的"不教即教"的过程。
[Abstract]:The Taylor principle, which has ruled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schools in North America for the past 60 years, has also caused controversy, with academics and administrators who agree with the authority of teachers to support the Taylor principle. And Dewey supporters believe that the Taylor principle has its limitations. 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Dewey and Taylor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is goal is based on an activity rather than a preset view. English and math cases may explain what the power of teaching helps to develop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That is, a process of "teaching or teaching", including relevance, richness, regress, and strict Rigors.
【作者单位】: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罗林斯学院;
【分类号】:G4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群雄;;多尔与杜威的课程观比较[J];沧桑;2009年04期
2 赛苗;;对杜威和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比较及启示[J];文教资料;2009年03期
3 刘新科;杜威论创造性思维态度的训练[J];比较教育研究;1987年05期
4 龚志伟;五四时期陈独秀与胡适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2期
5 张金芳;;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目的观的比较及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9期
6 龚志伟;五四时期陈独秀与胡适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7 刘英健;杜威课程论的本质特征[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8 毕定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三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9 张莹;;对杜威“从做中学”思想的解读[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邓洁琼;;20世纪中外教学改革思想比较及启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四林;林崇德;李会杰;;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特点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颜芳;;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孙阳;张向葵;;不同奖励方式对五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杜军;扈宝莹;;关于远程教育教材的几点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罗晓路;;大学生创造力特点的研究[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6 王娟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及其践行过程的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7 罗晓路;;大学生创造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刘汉波;金玉芝;毕佳;;4—6岁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初探[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9 周林;;图形创造性思维(FGA)测验的比较研究——中德技术创造力跨文化研究结果之一[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10 刘黎明;;杜威“生长目的”论与罗杰斯“自我实现目的”论之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捷;走进杜威的思想深处[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世德;新世纪的创新教育应培育创造性思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3 紫阳县斑桃中学 李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N];安康日报;2005年
4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胡乐乐;热衷现代教育理念不该忘记杜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单中惠;杜威:“西方孔子”在中国(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张树伟;我们为什么需要补读杜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丁永为 胡根林;杜威的课程哲学说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闫学;教育“方程”的一种解法:以实用来回答[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上海 李勇;教育也可以等于“挑葱卖蒜”[N];社会科学报;2003年
10 王冬桦;杜威在苏俄遭遇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2 沈岚霞;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对华教育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松林;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肖晓玛;杜威美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6 庞庆举;教育学的人性假设与理论构建的关系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永;西方教育学知识形态演进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丽;追寻学习的生存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薛小丽;西方近现代兴趣教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丽清;浅谈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喜艳;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文礼;“道法自然”与“以天性为师”[D];河南大学;2006年
4 于书娟;传统的反叛:中西方现代教育的思与行[D];河南大学;2005年
5 吴薇;中美两国青少年性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树船;中美两国学校德育教育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汪梦林;孔子与苏格拉底师道观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8 何海生;中美非正规教育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禹瑛;中美两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翟芸;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94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494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