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区域共享机制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 精品课程 网络资源建设 区域共享机制 出处:《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对我国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的调查,许多精品课程建成后,资源共享和示范带动作用因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或者发挥的不够,直接影响着课程建设的价值。文章通过深入探讨精品课程建设理念、推广应用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区域资源共享机制,切实发挥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作用。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of high-qualit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many high-quality courses, the role of resource sharing and demonstration driving has not been fully embodied or brought into full play. It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value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cept of high-qualit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so 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resource sharing mechanism. We will give full play to the sharing of high 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作者单位】: 天津外国语大学;
【基金】:天津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精品课程开发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机制探讨”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2.3;G4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凤英;毛祖桓;;美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功能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2 刘复兴;市场条件下的教育公平:问题与制度安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许杰;对市场取向大学自主的省思[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4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5 郑丽君;;法律视野下的学生评教[J];江苏高教;2007年02期
6 刘大军;许文果;;试论高校精品课程推广和利用模式的建构[J];江苏高教;2007年02期
7 龚美君;许桂芳;;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政策透视[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彭静雯,胡华秀;弱势群体的平等受教育权与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J];教育科学;2005年05期
9 梁明伟;;论教育关怀的制度安排[J];教育科学;2006年01期
10 陈晓毅;;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几点不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立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3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米俊魁;大学章程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毕正宇;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金龙;教育公正新解[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赵宁宁;寻找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基础[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玉;战后美国联邦高等教育弱势扶助政策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樊华强;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人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枝琳;云南省高等师范教育体系开放化的政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方乐;美国政府与高等教育认证机构之间关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余海婴;理想与现实之间[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辉;我国新时期农村幼教政策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玉霞;西方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审视[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艳敏;教育准市场化下政府教育职能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7 肖俊峰;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的历史考察和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8 曾凡军;社会转型期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冲突及其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齐立旺;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政策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秦晶晶;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分析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宝玉;项国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应才;;智能录播系统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8期
2 马忠亮;;全自动录播系统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6期
3 张泓毅;;韶关学院精品课程资源设计与需求调查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司传平;曹明平;孔繁之;李淑玲;马群;;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学习环境建设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年06期
5 李淑玲;;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实际应用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王龙;;开放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7期
7 陈静;;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7期
8 梁林梅;桑新民;刘永贵;李逢庆;杨金勇;;国家精品课程创新推广特性及策略研究——以“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9 赵宪华;陈雪柏;;项目导向高职网络课程分析研究——以浙江省某高职院校国家精品课程为例[J];软件导刊;2011年06期
10 张峰;;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的发展定位与走向[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邓长朋;;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2 蔺桂瑞;;国家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郜云雁;网络教育不会刹车[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郜云雁;走向未来[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李心仪 单慧蓉 顾慧娟 黄可雯;继往开来 止于至善[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张云;我省确定首批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县区[N];山西日报;2003年
5 记者 程娇;我省查出教育收费违法金额640万余元[N];海南日报;2009年
6 山东省茌平县第二中学 商洪飞;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刍议[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7 记者 文慧;进一步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1年
8 记者柳艳芳 通讯员邵春琦 赵博;河西 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N];天津教育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丽翠;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共享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唐知涵;中外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唐知涵;中外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李皓;北京体育大学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布建威;我国本科专业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姚艳;中小学教师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及应用现状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艳;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和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宏元;基于Web的中小学课程资源的调查[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艳梅;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管佩磊;“物理专题研修”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开发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55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55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