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需要什么样的科学化:从主义取向到精神取向
本文选题:教育研究 + 科学主义 ; 参考:《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10期
【摘要】:教育研究需要科学化,但应该否弃单一的科学主义的研究取向,其尽管一定程度促进了教育学的科学化、有不可替代的合理性,但由于缺乏对教育本真的深刻认识也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需要进行多种研究思维的深度整合以形成有丰富意蕴的科学精神取向。即在对教育的本真有了充分而理性的认识后,一切以人之整体生命自由全面发展为思考和开展教育研究的立场和出发点,努力建构美好教育生态的一种取向,从而促进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和谐开展。
[Abstract]:Educational research needs to be scientific, but should we abandon the single research orientation of scientism, which, to a certain extent, promotes the scientization of pedagogy and has irreplaceable rationality.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true nature of education,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and deficiencies, so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a deep integration of various research thinking to form a scientific spirit orientation with rich implications. That is, after having a full and r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true nature of education, all people take the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life as the standpoint and starting point for thinking and carrying out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strive to construct a kind of orientation of good educational ecology. So a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educational research.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0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郭元祥;关于教育学研究的科学性的若干问题思考——兼析对教育学研究现状的评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2 郭思乐;素质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J];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3 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4 杨建朝;常红萍;;科学精神与教育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杨东平,周谷平;我国当代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取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6 张斌贤;试析当前教育研究中的“唯科学主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庆华;;生命意义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薛国凤;;实用型理念:一种深化的新课程改革发展观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王建;;高等教育工具化现象及其对策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姜玲玲;;复杂性思维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杨晓玲;;生命视阈中的语文阅读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6 童锦;;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精神生命教育现状审思[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李毅;;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8 线颖莹;;高师声乐教学之“主体间性”理论探微[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李洋;张春荣;;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02期
10 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省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卓名汉;;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王向阳;;历史课堂开掘生命教育的实践和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赵树魁;关艳琴;;高师院校直面基础教育新课改挑战的对策探析[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4 时敏燕;;让孩子的生活插上翅膀——江苏省无锡市东林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和实践[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5 张文斌;;素质教育与校风建设[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朱吉平;;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建——谈取消讲台的课堂教学改革[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7 王瑶;;生命哲学视野下对儿童死亡教育的反思[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8 李德昌;;文化软实力的形成机制及提升文化软实力对策研究——势科学视阈中的文化软实力研究[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道路·创新·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交流论文选编[C];2009年
9 唐安奎;;寻求合法性:高校趋同的动力机制——再论高校恰当定位为何这么难[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张本祥;;关于不可计算问题——从汶川大地震的预报问题谈起[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崔国富;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教育的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方建锋;论现代教育中的实质非理性现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岳伟;批判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燕;共生教育论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孙彬;小学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哲;与生命相遇[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思瑜;医学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杨卫忠;江阴市农村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与提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沙小妹;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和实践[D];苏州大学;2010年
8 朱洁;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陆国娟;中小学生负担结构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倪琳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任务教学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郭思乐;正确认识学生 深化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0年08期
2 刘华杰;“科学精神”语义分析[J];民主与科学;2001年02期
3 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精神[J];哲学研究;1996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省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申仁洪;黄甫全;;教育研究科学精神的建构[J];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3 李燕;浅谈科学主义在教育研究中的利弊[J];宜宾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教育研究的科学主义思维取向有局限[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Z3期
5 郅庭瑾;论科学主义对教育研究的影响[J];教育科学;2000年04期
6 吴国娟;论教育研究与人文精神[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计琳;那片存乎心灵间的蓝天[J];上海教育;2003年17期
8 刘旭东;论科学哲学的发展对教育研究的影响[J];江西教育科研;1997年01期
9 尤江斌;弗玛的“教育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10 潘艺林;教育研究偏离学术目的的表现、原因及其启示[J];江西教育科研;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惠仙;宋振东;;普及科学教育 树立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 改善国民素质[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傅维利;;教育研究原创性探析[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3 王伦信;;论教育研究实证化趋势在近代中国的发展[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4 王伦信;;论教育研究实证化趋势在近代中国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孙振东;;略论教育研究国际传播中的后殖民主义倾向问题[A];直面血与火——国际殖民主义教育文化论集[C];2003年
6 李情;;学校“再生产理论”本土化的几个问题[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邓友超;;庄泽宣及其《教育概论》[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8 邓友超;;庄泽宣及其《教育概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何志均;;民办教育是教育经济学应特别关注的领域[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郭红霞;;“质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范南虹 通讯员 张亚平;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庆祝建院20周年[N];海南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茂;把教育研究放在显微镜下[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尚志鹏;市老区教育研究会确定今年支教重点[N];三峡日报;2008年
4 王喜旺;谈教育研究中的四“通”[N];光明日报;2002年
5 王兆t,
本文编号:1839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839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