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本文选题:家庭教养方式 + 人际关系 ; 参考:《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6期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社会回避和苦恼量表(SADS)及应对方式问卷对1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过度保护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②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女的家庭教养方式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差异(t=2.725,2.021;P0.05);③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的家庭教养方式与退避、自责、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呈显著的负相关,与人际关系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父母的拒绝、否认、严厉、惩罚退避、自责、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人际关系有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应对方式有重要影响。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rearing style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coping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100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EMBUU, SADSs an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Results (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arental overprotection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arental rearing style. P0.05 and non-only-child family rearing styles were warm in father's emotion, understanding and mother'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understanding between parents and paren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arental rearing style and avoidance, self-accusation, rationalization of coping style, an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arents' rejection, denial and severity. The coping styles of punishment avoidance, self-accusation and rationalization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Conclusion Family rearing styl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coping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单位】: 潍坊医学院心理学系;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许新赞;;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张亦慧;周建立;;深圳高职院校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的特点[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12期
3 王玉花;付潇潇;;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22期
4 谭雪晴;;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人格的相关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5 董薇;;大学生应对方式调查研究[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安莉娟,王欣;石家庄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亲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6期
7 黎晓娜;马琪山;何兆东;;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9年07期
8 夏雯;杜波;;试论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4期
9 凌宇;朱翠英;刘文俐;;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丹;;大学生性别角色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2 覃思;卢巧;;土家族大学生人际间暴力倾向与心理状况相关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年01期
3 吴冰;高健;石扩;康铁军;胡文彬;孙红梅;阴山燕;;大学生情绪智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3期
4 刘玉新;张建卫;张丽红;;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5 叶艳晖;;师范类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6 叶艳晖;;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培养与提升[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7 卓东炳 ,许勤伟 ,王运策;父母养育方式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J];海南医学;2002年01期
8 张丽芳;王益民;李志军;;大学生自我和谐与日常烦心事及其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年03期
9 李强;张朝辉;宋景贵;穆俊林;;儿童时期父母教养方式对躯体化障碍人格特征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01期
10 孙爱莲;周玉珍;;癫沲抑郁患儿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2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朝辉;躯体化障碍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元庆;张家口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林洁;福州市硕士毕业生择业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锋;青少年体育锻炼中主观幸福感与运动习惯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安辉;大学生活的社会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5 翁天英;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6 陈利永;高职生应激、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段润芳;自信心训练对高职生社交焦虑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张洪雨;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与其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爱芬;大学生的幽默风格及其与认知风格、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杜慧婷;小班幼儿父母的育儿焦虑及其受状态焦虑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个性特征的调查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李宏翰,赵崇莲;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谭平;彭豪祥;;710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田澜;程利东;占莉娟;;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惑及其教育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赵崇莲,李宏翰;商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人际关系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6期
6 李玲;黄艳苹;刘建平;;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7 孙海艳;颜军;陈爱国;;职校低年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心理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5期
8 李瑾;周海渤;;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的关系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2期
9 杨美荣;王腾宵;李建明;;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1期
10 陈瑞敏;;员工职业倦怠、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敏;袁婧;高文斌;罗静;杜玉凤;;留守儿童成年以后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1期
2 钱雅琴;李育辉;张建新;;中学生自我评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3 马磊;李雄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应对[J];社科纵横;2008年01期
4 王振宏;;同伴互动对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影响[J];陇东学院(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郭成;阴山燕;赵慧;;高中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胡军生;王登峰;滕兰芳;;人格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夏莉娟;张琳;王国宁;;宁夏回汉大学生及回汉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对比性研究[J];回族研究;2009年04期
8 鄢静;何娜;沈智慧;;上海市初中生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的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9 常若松;王瑜;熊亚刚;;大学生孤独感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特点的调查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朱敏;姚本先;;我国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雍彩霞;;高一学生应对方式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赵欣;;工作应激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陈红;郭成;;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刘训俭;;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研究[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田春梅;张素珍;王素枝;;临床护士情绪障碍及应对方式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张正银;;儿科新护士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研究[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7 刁利华;李玉玲;尹秋;郭勇;;SARS病人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调查及心理干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周丹;;影响口腔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常见因素及应对方式[A];全国口腔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章金辉;严伟良;;老年人应对方式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隆春玲;韩海英;熊红芳;贺美玲;;不同类型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特质焦虑及应对方式研究[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攸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颜建斌 攸县司法局局长 邓爱祥;倡导包容和善观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N];湖南日报;2009年
2 谭普平;珍惜人缘关系 共建和谐社会[N];开封日报;2009年
3 云南省姚安县龙岗小学 伍家磊;协调人际关系是艺术,不是权术[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蔡若愚;大楼多了 串门的少了[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5 潘虹;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N];吉林日报;2011年
6 长子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人际关系在礼俗与利益博弈中渐变[N];中国社会报;2010年
7 袁州区竹亭小学 彭运兰;感恩与和谐[N];宜春日报;2011年
8 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董事长 王辉耀;如何拓展你的人脉关系[N];经理日报;2009年
9 本报评论员;构建和谐人际关系[N];廊坊日报;2010年
10 孟怀东;人际关系中的小病态[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殷姬;人际关系中的“和”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康贤;基督教心理学与现代人际关系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孙大强;基于中国文化情境的心理账户探索性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洪高;从仁爱到正义:中国道德教育核心价值的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方正;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李杨;慢性病患儿及父母应激源、应对方式以及教育干预效果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王文燕;个性与情志致病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高春海;荀子人际关系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爽;征地、撤村建居与农村人际关系变迁[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森森;人际关系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2 刘燕;对人情冷漠现象的思考[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3 赵海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人格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巧莹;延边地区朝鲜族初中生人际关系与家庭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5 雷屿;基于社会互动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闫志英;高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海荣;蒙汉初中生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8 宋淑娟;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及其训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孙雄辉;大学生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晓东;体育合作学习对不同人格特征大学男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13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013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