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研究
本文选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 民族大学生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期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学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焦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祖先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它既有与体育活动相关的竞赛程序、器材制作、比赛规则等身体运动内容,又是与各民族的社会特征、经济生活、宗教仪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现象。实验表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增进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作用,在对民族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合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资源,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技能学习和心理辅导训练相结合。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school management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traditional sports of ethnic minorities i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reated and accumulated by the ancestors of various nationalities in the long history. It has physical sports contents such as competition procedure, equipment production, competition rules and so on, which are related to sports activities. It is also a traditional cultural phenomenon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s, economic life, religious rituals, customs and customs, history and culture of all ethnic groups. 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traditional sports of ethnic minorities play an obvious role in improving the mental health of ethnic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ethnic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sports items of ethnic minorities should be used reasonably. The minority sports project skill study and the psychological guidance training unifies.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戴红燕,位一纯;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2 许汝霞;;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当代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价值[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袁存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干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季建林,夏镇夷,徐俊冕;不同专业大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晓;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龙潜;;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体育干预对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程伟;陈遇春;王革;;农林类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3 王军,朱存梅,赵峰;工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冯德学;陈治强;;陕南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郭西魁;;两步四段教学法在高校公体武术套路课中的应用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马振东;;浅谈色彩对足球教学的作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胡安琦;体育教学中运用想象训练初探[J];安徽体育科技;1999年04期
8 丁俊生;跳高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的探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0年04期
9 林清;浅谈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情绪紧张度的影响[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4期
10 刘耀荣;康利则;;“结构-定向”理论在标枪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志清;余世和;陶意敏;覃蔚富;骆慧;;大学生抑郁症体育疗法的个案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杨巍峰;;对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查研究[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3 李四化;李京诚;;动员与镇定类音乐对自主生理反应的影响[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殷新元;王建平;;浅析足球裁判员必备的心理素质[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范旭东;秦春波;;台球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与心理训练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刘德琼;陈建萍;许桂芝;;天津国际大学生龙舟赛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分析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樊蓓蓓;张春华;;不同学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骆学锋;青少年女子长跑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毛爱华;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成长过程不同阶段的训练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3 张瑛秋;青春发育突增期(高峰年龄)不同发育类型学生体质特征及健康促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4 姜峰;大学生团体心理干预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5 骆建;我国高水平男子100m运动员的体能理论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6 李庆有;网球战术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7 刘晓军;运动风险评价理论体系的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8 聂真新;论身体与体育教育[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9 王前进;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战术行为认知水平发展年龄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涛;上海市击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调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红涛;形成性评价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赖善业;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芳;中学图书馆员职业承诺与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其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罗跃峰;福建省武术套路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汤顺清;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浩;注意分配能力训练对视觉和听觉任务作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吴燕;基于职业导向的服装技能训练方法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1年
9 杜军明;梅花拳五势桩技法及健身作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李光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挺身式跳远教学运用创意教学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雄,蒋立旗;高等师范学生体育锻炼人群与非锻炼人群心理健康水平的对比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郑华;高校体育对女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3 虞荣娟;高校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4 罗加冰;影响中国大学生身心健康若干因素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5 葛吉生,高全,孙海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的关系及应对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6 邱远;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7 向渝;体育隐蔽课程资源的本质、结构和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8 李骅;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提高的途径与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9 许应荣;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参加体育活动状况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10 张楚廷;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学原理[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剑;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静;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祟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序[J];教育文汇;2003年04期
2 张海芹;师范院校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庞强强;刘迎辉;刘洋;李杰;;浅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5期
4 王茂东;李芳;;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透视[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04期
5 吕叙杰;;浅析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10期
6 李彬;;关于小学一二年级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比较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3年01期
7 张连生;;需要及其心理健康价值[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刘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6期
9 刘小英;网络与青少年心理健康[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10 包水梅,王晓霞;21世纪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赖梁盟;吴德恩;刘冉冉;;国民心理健康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郑连递;;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3 陈业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初探[A];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冯涛;;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张晓文;吴胜红;;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刘桂云;;浅议退休职工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A];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张冬梅;;公安民警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关于北京市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分析与建议[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蔺秀云;兰菁;;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史彩娥;张安让;苗维进;;自我设障倾向的形成与矫正[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吕香茹;刘琦;潘爱英;;“5·12”地震后陇南灾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全国人大代表 民革湖北省委会副主委 彭富春;关注国民心理健康问题[N];团结报;2010年
2 梁占凯 河北省卫生厅副厅长;重视转型期心理健康问题[N];学习时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邓新建 本报通讯员 肖金;“贫二代”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社会思考[N];法制日报;2010年
4 丁青云;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N];山西党校报;2009年
5 慈利一鸣中学教师 张立海;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索及对策[N];张家界日报;2010年
6 记者 薛亚芳;弹性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智慧[N];人才市场报;2010年
7 廖政军;减压与希望[N];人民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守敏;让孩子在阳光普照下茁壮成长[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9 杜林林;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济宁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吕霞 张丽丽;少年几多心病几多愁[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2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培峰;迷信与宗教信仰的认知与脑机制探索[D];西南大学;2010年
4 肖e,
本文编号:2015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015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