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语境下教育传播过程的重构
本文选题:信息时代 + 教育传播 ; 参考:《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6期
【摘要】:信息时代,教育传播的语境发生了变化,其变化活跃了教育传播的生态,影响了教育传播过程的各要素,引发了教育传播过程及其模式的重构。该文运用教育传播学、系统论、技术哲学等理论,分析了信息时代教育传播语境的变化,总结了由此引起的教育传播过程要素的变化,即:教育者从"把关人"变成"引导者"、受教育者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传播中意见领袖的角色多元化、教育信息实现数字化、教育媒体传播由单向变成双向或多向;据此,文章针对面对面教学、远程教育、Web2.0非线性双向互动的教育传播过程模式进行重构,分别提出了其传播过程模式。文章最后分析了信息时代下教育传播过程模式的新发展,并指出了传播技术的变迁促使教育传播过程的重构,其传播过程更重视个体的发展,体现了人与技术的双向互动。
[Abstract]: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has changed, which has activated the ecology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ffected the elements of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aused the r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process and its mode.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ory and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contex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summarizes the changes in the elements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process. That is, educators have changed from "gatekeepers" to "guides", the educated have changed from passive to active, the role of opinion leaders i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has been diversified,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has been digitized, and educational media has changed from one-way to two-way or multi-directional. This paper reconstructs the mode of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process in which distance educatio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Web 2.0 are nonlinear and bidirectional interaction, and puts forward its communication process mode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mode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proces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hange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romot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process, and its communication process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which reflects the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and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信息化进程中教育传播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BCA090079)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灵;;两种发展了的传播模式对教育教学的启示——再论拉斯韦尔的“5W”模式和香农—韦弗模式[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冯花朴;;E-learning与成人学习方法的改革[J];成人教育;2007年02期
3 梁斌;多媒体网络课件交互性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4 熊玉珍;信息技术与汉语言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中文信息处理”教学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5 李运林;曾艳;;教育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6 王超杰;王曼华;阎一渡;;WPBL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7 易凌云,廖莎,万力勇;认知灵活性理论指导下的网络非线性学习[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张杰;网络教育与教育新理念[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黄纯国,赵呈领;新课改呼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熊玉珍;培养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包斯琴;刘青;李冰;;多媒体技术与口腔临床教学[A];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会议暨2007年国际口腔医学教育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昃昱;;从“红包之辩”谈公共健康信息在当前媒体环境下的发布[A];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俞树煜;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文;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中国军事新闻传播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李仲天;全球传播语境中的国际舆论调控[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姚巧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书林;“GX实验”的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和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艳;《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CAI课件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赵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流媒体课件在远程学习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郑和;个性课程:本体论追问[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7 段元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现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杨志珍;信息技术教育与中小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郑伟山;基于Web的中学建构性教学模式[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海北;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整合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郭晓明;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观的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徐辉,谢艺泉;话语霸权与平等交流——对新型师生观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4年03期
3 赵虹元;试论学生课堂话语权利[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涂文琪;试论我国远程高等教育模式的构建与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振环;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及问题综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鹏泽;;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传播效果优化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2 闫庆华;;要做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师[J];吉林教育;2011年25期
3 李剑;;信息时代下学校网络教学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4 朱艳琳;;信息时代的网络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5期
5 顾艳林;;信息时代与校园网络化教学理念探讨[J];现代计算机;2011年07期
6 侯永丰;张乐满;;信息时代中学生冷漠心理透析[J];学周刊;2011年26期
7 王娟;孔亮;;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判理论对教育传播研究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8 刘晓利;;浅析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权威的重构[J];才智;2011年22期
9 莫思愚;;浅谈多媒体技术条件下大学英语有效教学[J];技术与市场;2011年06期
10 闫红来;;信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及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广菁;;信息时代教育直面几大困惑(下)[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2 李春艳;;信息时代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3 单从凯;;21世纪:文明的变迁与远程教育的选择[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朱广菁;;信息时代教育直面几大困惑(上)[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5 白雪梅;;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学科教学的整合[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周明全;;信息时代的学生减负[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7 沈占会;;利用网络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8 陶志军;;远程教育中的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教学[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梁峰;;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 陆永良;;浅谈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完善[A];整合科普资源 优化科教环境——第十五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汪克霞 通讯员 刘红亮;我州远程教育传播十七大精神[N];克孜勒苏报;2007年
2 ;21世纪人类该如何学习[N];大众科技报;2003年
3 沙红;教育改革要面向信息时代[N];科技日报;2001年
4 吴康宁;从“接受与模仿”到“研究与建构”[N];天津教育报;2007年
5 刘德亮;教育体系应适应信息时代[N];科技日报;2002年
6 湖北省谷城县谷城一中 孙国琴;信息时代的教学研究[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7 ;教育体系应适应信息时代(下)[N];科技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朱广菁;信息时代教育直面几大困惑[N];大众科技报;2007年
9 ,
本文编号:2026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026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