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布时间:2018-06-24 12:12

  本文选题:教育发展方式 + 科学发展 ; 参考:《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摘要】:教育发展方式事关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涉及对教育的根本属性和教育发展主客体的重新认识、教育发展目标任务的重新设定、教育发展过程要素的重新组合和教育发展评价方式的改变。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改变过去那种行政本位型、投入驱动型、外部依赖型、规模扩张型、硬件导向型的发展方式。当前,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有五大任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发展;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实现协调发展;落实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教育基本制度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切实保障公平效率。为确保教育发展方式转变顺利推进,要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转变政府职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加强条件保障;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减小改革阻力;完善监督考评机制,确保责任落实。
[Abstract]:The mode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s related to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undertakings. To change the mode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volves the re-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attributes of education and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the re-setting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goals and tasks, the recombination of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e of the evaluation mode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it is urgent to change the past development mode of administrative standard, input drive, external dependence, scale expansion and hardware orientation. At present,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mode has five major task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connotation, to constantly optimize the educational structure, to realiz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o implement the people-oriented approach,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We will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ic educational system,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ensure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advancemen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mode, we should emancipate our minds and establish a scientific educational concept; transform 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break down the obstacles of th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implement the priorit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guarantee of conditions, and establish a mechanism for coordinating interests. Reduce the resistance to reform;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sponsibilit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教育资源配置理论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71133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新海;;教育改革:在科学发展中前行[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4期

2 张军凤;廖其发;;推进农村教育科学发展的步伐——天津市静海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践探索[J];成人教育;2011年08期

3 桂文;;自治区教育厅开展“县域教育科学发展调研月”活动[J];广西教育;2011年16期

4 梁进军;;贫困地区教育科学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山西教育(管理);2011年04期

5 赵凤桐;;努力推动首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J];前线;2011年09期

6 刘教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教育科学发展[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01期

7 方晓东;;破解教育热点问题 推动教育科学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09期

8 ;教育应该引导孩子通向心灵[J];山东教育;2011年09期

9 黄关春;;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根本战略[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1年05期

10 ;双周[J];上海教育;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小虹;刘舒帆;王丽娟;王友军;;坚持科学发展 不断深化教改[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2 钟文芳;;库恩科学哲学思想对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马欣;;促进教育公平与建设和谐社会[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马扬;;教室不会消失[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5 王文婷;高成;;“李约瑟问题”对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李福春;;外国教育史学科在中国的演进与整体性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阳师范大学 张君;教育的科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5年

2 郭子仲 高昆雄 记者 何开红;剑阁“双满意”推动教育科学发展[N];广元日报;2006年

3 俞建宁;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校园和谐[N];甘肃日报;2007年

4 丹阳市教育局局长 刘元良;坚持好快并举 实现科学发展[N];新华日报;2007年

5 实习生 何婕妤 本报记者 尹瑶;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N];乐山日报;2007年

6 记者 高云;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N];延边日报;2007年

7 郑言 文君;推进解放思想,办人民满意的镇江教育[N];镇江日报;2008年

8 临泽县教体局 张自国;转变观念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N];张掖日报;2008年

9 本报评论员;坚持科学发展 提升内在品质[N];天津教育报;2007年

10 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 李善平;贯彻十七大精神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N];长白山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海梅;留学生与民国时期科学价值观的发展[D];山西大学;2008年

2 彭娟;整合视野中的教育研究与思维方式的变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61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061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e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