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育课教学,要从“说”开始
本文选题:学生 + 心育 ; 参考:《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14期
【摘要】:正心理健康教育课(以下简称"心育课")作为一门不断普及和受到重视的学科,它在强调知识点掌握的同时,更关注于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处理事务、调整心态、积极应对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简单地依靠对知识的掌握或是记忆,而更需要一种领悟和感受。1940年代初期,罗杰斯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其基本假设是:人们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他们有很大的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他们处在一种特别的治疗关系中,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罗杰斯倡导咨访关系中要建立一种良好的成长氛围,即言行一致(真诚或真实)、无条件积极关注(接受和关心)、同感(能抓住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这种氛围能让个体朝向并变成他们能够成为的那样。罗杰斯的观点对开启
[Abstract]: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course"), as a subject that is continuously popularized and valued, emphasizes the mastery of knowledge and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raining students to deal with matters and adjust their mentality when facing problems. Ability to respond positively. The acquisition of this ability does not simply depend on the mastery or memory of knowledge, but rather requires a sense of understanding and perception. In the early 1940s, Rogers put forward the viewpoint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The basic assumption is that people are completely trustworthy, that they have great potential to understand themselves and solve their problems; if they are in a particular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they can grow through self-guidance. Rogers advocates a good atmosphere for growth in the relationship. That is to say, to act according to one's words (sincerity or truth), to pay attention (receive and care) unconditionally, and to feel the same (the ability to grasp the inner world of others), an atmosphere that enables individuals to move towards and become what they can be. Rogers' view on opening
【作者单位】: 上海市建设初级中学;
【分类号】:G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明文;架设德育与心育的桥梁[J];安徽教育;1996年09期
2 李俊明;心育是教书育人的美好境界[J];教育艺术;2005年02期
3 危晴;;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水平[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4 李宁;;多元反馈教学法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5 张宇山;;教学质量评价的马尔可夫链模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9期
6 闫淑琴;;师生间的情感传播与沟通[J];林区教学;2010年03期
7 刘澍;;教师性格对教学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6年04期
8 郑雪,王玲;西方心育教学模式评介[J];心理学探新;2000年01期
9 郝晓静;;论学习方式的变革[J];攀登;2007年03期
10 李薇;赵丽辉;孙振东;;教师良好情绪的培养[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金美;陈桂花;;谈目标展示与教学效果[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李诚忠;;论心育[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王从容;;构建良好的心育运行机制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肖汉仕;;高校心育课的教学模式探讨[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旭飞;;做好心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张永雯;;如何科学地解释学生测评分[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杨坤;王伟伟;;将责任感“培植”学生心田——探索德育创新模式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8 杨秀荣;;谈教师对学生的爱[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9 赵鸣九;;大学青年教师16种个性因素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邓如陵;;坚持教育创新,走专业化之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淮北中学 沈克侠;营造和谐快乐的语文课堂氛围[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2 王利虎 樊保林;改革课堂教学 让学生做主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辛成;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快乐学习[N];铜川日报;2010年
4 朱永新(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呼唤走进孩子心灵的德育[N];人民政协报;2001年
5 记者 王勇;“作文克星”学生越发不用脑[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6 本报记者 付志平;掌握信息技术 教师甘当学生[N];福建邮电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陈晓蓓;学生喜欢“滕头村”[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刘微;信息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鲍东明;主体教育,,统领中国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陕西省子洲县二中 张亚莉;“问题学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惠芹;教学演讲学[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2年
2 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勇;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贺晓立;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师生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董建民;苏联合作教育学与美国合作学习理论合作理念的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喜凤;论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智力活动[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滕玉英;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学习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岳丽娜;Web2.0代表性软件支持下的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付全新;论影响学生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及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齐慧甫;占有与存在[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黄育芳;清末广雅书院变迁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建国;网络背景下的学生自主学习[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86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086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