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蒙古人、现代人、中国人和世界人
本文选题:蒙古族教育培养目标 + 蒙古人 ; 参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4期
【摘要】:蒙古族教育具有独特的培养目标,其中培养出色的蒙古人是蒙古族教育培养目标的文化定位;培养合格的现代人是蒙古族教育培养目标的时间定位;培养永远的中国人是蒙古族教育培养目标的政治定位;培养优秀的世界人是蒙古族教育培养目标的空间定位。这四个方面是四位一体的,这不是指四种人,而是一种人的四种规格。
[Abstract]:Mongolian education has a unique training goal, in which the cultivation of outstanding Mongolians is the cultural orientation of Mongolian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qualified modern people is the time orientation of Mongolian education. Cultivating Chinese for ever is the political orientation of Mongolian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excellent people in the world is the space orientation of Mongolian education. These four aspects are quaternary, not four kinds of people, but one kind of human four kinds of specifications.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康长运,何成刚;论历史课程中的民族主义与国际理解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3期
2 马俊毅;席隆乾;;论“族格”——试探民族平等与民族自治、民族自决的哲学基础[J];民族研究;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广品;教育产业与现代产业化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鲁雷;论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3 周春明;创建学习型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王远美,赵玉如,肖玉柱;生活价值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王义遒;;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6 王啸;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道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范海荣;学习型社会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孙大廷,赓金洲;终身教育观念下的成人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卢晓东,赵琼;论职业教育的新取向及其实践意义[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唐旭;合作学习理论之互动观对课堂教学的启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继峰;;发展职业教育推进城市化进程[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洋;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5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彦荣;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翟海魂;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伟;知识经济对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挑战[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李洪兵;论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黄祖明;素质教育的视角:校内考试改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4 宋述玉;在中学物理课堂中贯彻主体性教学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丽华;利用情感教学优化中学课堂教学管理[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玉东;教师培训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蔡学英;对“经济人”的哲学追问[D];湘潭大学;2002年
8 林松访;中小学创新型教师及其成长若干问题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建平;教育价值观的历史变迁及其新走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梁燕颜;试论幼儿发展为本的幼儿园课程改革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立新,朱呈义;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兼论动物之法律“物格”[J];法学研究;2004年05期
2 郝时远;先秦文献中的“族”与“族类”观[J];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新论撷英[J];观察与思考;1999年02期
2 冀文秀;;元朝蒙古族教育的异彩华章[J];阴山学刊;2010年04期
3 刘彩霞;罗布桑却丹的文化教育思想[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4 王欣;;窝阔台汗统治时期的大蒙古国教育[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087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087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