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由分殊到整合:道德教育视野中制度与道德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7-12 20:25

  本文选题:道德教育 + 制度 ; 参考:《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19期


【摘要】:在道德教育领域,中西方有关制度与道德之关系的探述,概而言之,大体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制度与道德是根本对立的,道德教育中不宜使用制度规范;第二种观点强调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建立严格的制度规范,并将制度建设作为完善道德建设的根本出路;第三种观点承认制度的教化功能,但也强调人的德性培育的作用。今后的相关研究应积极稳妥地推进道德制度化,运用多种方法开展整合研究。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moral education, there are generally three view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s and morality in China and the West: the first view is that the system and morality are fundamentally opposite, and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use institutional norms in moral education; The second view emphasizes that strict institutional norms must be established in the process of moral education, and regards institution construction as the basic way to perfect moral construction. The third view recognizes the function of institution education, but also emphasizes the role of cultivation of human virtue. The related research in the future should actively and steadily promote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morality and use various methods to carry out integrated research.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青年基金教育学类课题“制度框架下的道德教育研究”(批号CEA09013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梁禹祥;制度伦理与道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0年03期

2 蔡春,扈中平;德性培育与制度教化——论道德失范时期的道德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杨育民;德性与制度化规则[J];人文杂志;2002年02期

4 俞树彪;;论道德建设的制度安排[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寇东亮;德性伦理研究的当代视野[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方爱东;;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马俊霞;德育复杂性对学校德育效果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韩传信;论人的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郭颖;;道德智慧教育与人生幸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单中惠;勾月;;近代欧洲绅士教育简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春燕;;浅析学校制度文化的内涵和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9 陈华;;适应性的青少年道德教育个体学内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姜焕勇;何临春;;农村基层干部道德考核体系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永远;;中小学校长职业幸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个案[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黄孙庆;唐德海;;改革开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苟亚春;;夸美纽斯“泛智”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刘泱育;;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历史检视[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田兴国;;水浒忠┕壅逡閇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7 李兰芬;;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德性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罗福惠;;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研究简论[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9 黄贤全;;试析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向工业社会转型滞后的地方文化因素[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符景峰;;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实践研究[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吴艳东;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D];武汉大学;2010年

8 张淑东;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市场意识前提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崔雅男;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高校德育目标构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丹;新时期高校德育管理人本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张雅婷;什梅廖夫作品中的俄罗斯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睿婷;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梅学霞;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0 巩淑丽;辽宁省城市家庭和谐发展的体育实现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罗建文;政府制度选择的道德核心范畴[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詹世友,栗玉仕;论中国古代教化的实践智慧[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艳;;论道德教育的本质规定[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08期

2 邓玉函;;论卢梭教育思想中的道德自由原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34期

3 郑富兴;;汶川大地震的道德诠释及其教育意义[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03期

4 石中英;给定身份还是培育尊严?[J];江西教育科研;1996年05期

5 陈尚钦;从认知到行动——读袁振国《当代教育学》道德之篇章有感[J];江西教育;2005年18期

6 徐孝先;;道德教育的审美渗透[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7 白荣欣,刘保宏;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历史考察及关系探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02期

8 仇龙河;道德教育要弘扬传统美德体现时代精神[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9 李太平;可持续发展与道德教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10 杨玉宝;论传统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荣;;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刘荣才;;儿童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雷搏;;对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历史冲突的认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余玉花;;论道德教育的现代困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5 齐学红;;道德教育的文化人类学视野[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蕊;;诺丁斯关怀理论及其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7 张华;;学校道德教育如何摆脱困境[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8 余志祥;;孔子、柏拉图道德教育思想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吴元训;;德谟克利特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韩伟;常家树;;校园德育人性化教育的和谐需求[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树彬;在对话与沟通中成长[N];文汇报;2004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李满意;在审美中进行道德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蒋建华;道德教育需要精耕细作[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解艳华;朱小蔓:至情至性投入情感道德教育[N];人民政协报;2008年

5 唐棠;利用网络开展道德教育[N];广西日报;2004年

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杨眉;论道德的心理保健功能[N];中国教师报;2007年

7 记者  毛新;教育青少年学会做人[N];黄石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杨桂青;道德教育“变脸”[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张宏玉邋记者 初霞;以传统文化塑造师生品德[N];哈尔滨日报;2007年

10 ;开展中小学生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N];人民公安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雪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瑞生;学校精神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冬云;交往德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崔欣,

本文编号:2118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118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f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