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体用关系探微
[Abstract]:Physical use is a dialectical way of thinking that pays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yin and yang in the ancient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our count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and use emphasizes the wholeness, difference and subjectiveness of things, which helps to change the one-sided thinking of one or the other. Educational fairness is a harmonious body of unity of opposites. Education conscience is the "body" of educational fairness, and the law, policy and technology of educational fairness constitute the "use" of educational fairness. There is a dual state or internal structure between the main body and the auxiliary, the principal and the secondary, which both restrict each other and support each other. One source of physical use, difference of physical use and integration of body are three forms of expre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and use of education equity, and also three link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equity.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5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杨世国,郭世平,王家正,朱广化;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要作一些质的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陈恢钦;柏拉图理想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3 陈洪捷;论寂寞与学术工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崔海兴;王立群;;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村社会发展探讨——基于河北省沽源县的实证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5 周志雄,朱俊玲;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育发展的战略研究——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育与人才市场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6 马德森,刘一民;体育团队凝聚力多维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许小冬,田麦久;竞技信息及我国优秀选手对竞技信息的处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何俊,竭晓安,黄现思;对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体操运动员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9 兰自力;郑旭旭;蔡传明;;我国三资企业职工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10 王艳云;左成;;探析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费洁华;杨轶;;城市公众安全感研究的基本思路[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贺寨平;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赵延东;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与再就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李卫;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8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9 付长珍;宋代理学境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卢永华;会计科研方法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雷;人为自身立法[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谢恩廷;熊十力哲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3 沈晖;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均等——一种人种志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比较[D];湘潭大学;2001年
5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6 周斌;中学生物教材多媒体应用的调查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孙传宁;山东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科研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焱;论对格式合同进行限制的理论根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9 郭玉莲;长春市中高级知识分子参与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晟;山东省高中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分析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初越;中国呼唤教育公平[J];决策探索;2005年06期
2 唐琼;;论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秦平;;促进教育公平的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8期
4 ;2007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部署 着力推进教育公平 促进和谐安徽建设[J];安徽教育;2007年02期
5 ;教育w鸞J];教育;2007年13期
6 张红蕊;;教育公平何时突破“玻璃天花板”[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07年03期
7 平泳佳;薛婷彦;;“教育公平是我最牵挂的事情” 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与农民工子女共迎开学[J];上海教育;2008年05期
8 王艳艳;陈齐龙;;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财政投入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下);2008年06期
9 石宪华;;孔子兴办私学与公平教育[J];吉林教育;2008年30期
10 乔小明;;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 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明华;冶进海;;民办学校在教育公平中的和谐作用[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2 肖明华;冶进海;;民办学校在教育公平中的和谐作用[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丘利进;;浅论教育公平与民办教育[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李涛;邬志辉;;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什么统筹?什么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视阈下的“统筹治理论”建构[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白亮;万明钢;;“经济理性”还是“价值公平”——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取向分析[A];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褚宏启;;教育制度改革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制度瓶颈[A];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伯良;;教育公平视角下基础教育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研究[A];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田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教师交流的有效推进[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9 杨环;;关于教育导致贫困现象的形成原因的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羽琼;;论教育在构建和谐贵州中的地位和作用[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关注教育公平[N];大连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胡洪月;教育公平[N];河北农民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马小丽;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和谐发展[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周兆军;期待教改新局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倪蔚薇;教育公平,看高位均衡[N];无锡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淼;纵深推进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N];青岛日报;2009年
7 张文铨;推动教育先行促进教育公平[N];闽北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蒋廷玉 本报实习生 葛灵丹;教育公平,如何变薄弱点为着力点[N];新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郑峥;促进教育公平 普惠城乡学生[N];宁夏日报;2010年
10 罗芝家;富顺教育今年重点抓好十项工作[N];自贡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4 李海生;教育券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邱伟华;公共教育与收入差异[D];复旦大学;2007年
7 安晓敏;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蔡秋梅;中国政府推进教育公平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郭雅娴;中国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靳淑梅;教育公平视角下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润洲;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2 任荣;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公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慧兰;陕西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施盛威;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教育公平[D];苏州大学;2007年
5 焦红艳;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6 叶纪林;试论教育公平[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伟;教育公平问题的伦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8 苏颖怡;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8年
9 张露;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10 海洁;促进教育公平的政府行为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34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234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