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明中后期书院教师行为与角色演变探析

发布时间:2018-10-26 11:21
【摘要】:明初书院教师笃信朱学,强调个人道德躬践的群体特征,明中后期开始王守仁后学书院教师们的面向平民,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角色转变,探讨这个时期教师行为与角色演变的学术原因及其历史意义,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Abstract]: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the academy teachers believed in Zhu Xuue and emphasized the group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al morality. In the middle and late Ming Dynasty, the teachers of Wang Shouren's later academy of learning began to change their roles for the common people, society and life.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academic reasons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evolution of teachers' behaviors and roles in this period.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基金】:胡青主持的全国教育规划“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现代视野下的明清时期江南书院教师道德行为与心理状态研究”(项目号FAB06023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晓光;徽州学术文化理念的历史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李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适应性功能教育的启示[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3 张学智;王夫之的格物知性与由性生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张学智;中国实学的义涵及其现代架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徐林;明中后期狂士的社会交往生活与江南士林风气[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6 赵忠祥;罗钦顺的心性论与其理气观的内在联系[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7 杨绪敏;;论明代空疏学风形成和嬗变的原因及影响[J];北方论丛;2006年04期

8 于述胜;宋明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兼论其教育哲学内涵及理论深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吴z 年;国学大师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J];图书与情报;2005年02期

10 李萌;略论启发式教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何巧云;;论明朝休宁儒学之兴盛[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天庆;徐朝旭;;静、虚工夫与明中后期儒、道交涉——以朱熹后学蔡清为例[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高晓芳;;指称外语的词语演变及其原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赵馥洁;;论全祖望的关学观[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黄新宪;;清代闽南书院特色考略[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陈怀今;;完善教育立法 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海燕;明清易代与话本小说的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陈,

本文编号:2295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295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7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