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父亲的关系:影响因素及儿童的心理适应
发布时间:2018-12-11 06:25
【摘要】:目的: (1)检验父亲参与教养问卷(The Inventory of Father Involvement, IFI)和父子冲突行为问卷(Conflict behavior questionnaire, CBQ-F)中文版的信效度。(2)探索儿童与父亲关系的特点,分析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表现差异。(2)探索父母教养方式、父亲参与教养、父亲心理健康、父母婚姻满意度对父子关系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3)探讨父子关系和儿童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4)质性探讨儿童对父亲的认识以及“理想父亲”的标准。 对象与方法: (1)将“父亲参与教养问卷”和“父子冲突问卷”译为中文版,选取长沙市871对父子进行施测,分析IFI的信效度。4周后随机抽取30对父子再次测评IFI和CBQ以检验其重测信度。 (2)对663个家庭(父亲、母亲、儿童均参与调查)用“冲突行为问卷”(CBQ)、“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养育关系问卷”(PBI)、“父亲参与教养问卷”(IFI)、“抑郁自评问卷”(SDS)、“焦虑自评问卷”(SAS)、“婚姻质量问卷”(ENRICH)、"长处与困难问卷”(SDQ)"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进行测查,评估影响父子关系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及父子关系与儿童心理适应的关系。 (3)1年后对258名儿童进行“冲突行为问卷”(CBQ)、“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长处与困难问卷”(SDQ)的重测,验证父子关系和儿童情绪与行为发展间的双向作用模型。(4)遵循质性研究“目的抽样”的原则,选取18名儿童进行深度访谈,探索儿童对父亲的认识和期待。 结果: (1)对IFI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出四个因子累计解释率为64.49%,。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指标x2/df、GFI、IFI、NNFI、 CFI、RMSEA分别为2.988、0.868、0.918、0.905、0.917、0.068。IF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父亲抑郁和父亲焦虑呈负相关,与父亲的婚姻满意度呈正相关。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46,重测信度为0.84,四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38-0.906,重测信度为0.703-0.821。对CBQ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出两个因子累计解释率为50.4%。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的拟合指标二因素模型和单因子模型的拟合都比较好。中文版CBQ内部一致性信度0.89。 (2)男女生在父亲信任、父亲沟通上的得分均达到临界显著水平(p0.08);12岁以上的儿童比12岁以下的儿童与父亲的沟通更少p0.05),与父亲更加疏远(p0.001);父亲受教育程度维度上,初中组的父子冲突水平显著高于高中组和大学组(p0.01),初中组的父子信任显著低于大学组(p0.001),父子沟通显著低于高中组和大学组p0.01),父子疏远显著高于大学组(p0.01);父子每周互动时间的3小时以下组的父子冲突(p0.001)和父亲疏远水平(p0.01)显著高于3-7小时组和7小时以上组,父子沟通水平(p0.001)则显著低于这两组;3小时以下组的父亲信任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01),3-7小时组的父亲信任得分显著低于7小时以上组(p0.01);母亲受教育程度的大学组的父子信任显著高于初中组(p0.01),父子沟通显著高于高中组和大学组(p0.05),父子疏远显著低于大学组(p0.05);比较父亲收入低于4000元的儿童,父亲收入高于4000元的儿童的父子冲突最少,父亲信任和父亲沟通水平更高(p0.05)。 (3)儿童与父亲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分组特征,统计指标支持了3个潜类别的模型,并根据3个潜在类别在问卷各条目上的条件概率特征分别定义为:“高冲突低依恋组”,“中冲突中依恋组”和“低冲突高依恋组”,3个潜在类别所占全体样本的比例分别为10.6%、19.1%和70.3%;低冲突高依恋组的父亲关怀、母亲关怀和婚姻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01),父亲控制和母亲控制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高冲突低依恋组在父亲抑郁、父亲焦虑维度上均显著低于低冲突高依恋组(均p0.05);构建的父子关系影响因素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父亲参与教养、父亲教养方式和父亲心理健康可直接预测父子关系;父亲婚姻满意度和父亲教养方式可通过父亲参与教养这一中介影响父子关系;母亲教养方式可通过父亲教养方式这一中介影响父子关系。 (4)低冲突高依恋组在儿童长处与困难问卷各因子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高冲突低依恋组和中依恋中冲突组(均p0.05),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低冲突高依恋组在儿童行为量表各因子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高冲突低依恋组(p0.05)。父子冲突与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各项得分显著正相关,是儿童产生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父子依恋与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各项得分显著负相关,是儿童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父子依恋调节着父子冲突对儿童心理适应的影响;构建的父子关系与儿童心理适应的相互作用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父子依恋和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关系(p0.05),而父子依恋和儿童困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依恋对儿童困难的单向作用(p0.05),父子冲突与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关系也主要表现为父子冲突的单向作用(p0.01)。 (5)大多数儿童认为父亲最重要的职责是保护家人安全,其次是关心和教育,最后才是赚钱养家;大多数儿童对父亲打骂孩子的行为持容忍但不认同的态度;儿童心中的理想父亲是亦父亦友型:自身有人格魅力,无不良嗜好,工作勤奋,孝顺父母,关心妻子,关心照顾家庭,能高质量陪伴孩子,满足孩子物质需求,教育方式科学。 结论: (1)中文版的父亲参与教养问卷和父子冲突行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在我国用于父亲影响方面的研究。 (2)与男童相比,女童对父亲更加信任,父女间的冲突更少;12岁以上儿童与父亲有所疏离,沟通减少。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父亲的经济收入越高,父亲与孩子进行高质量互动的时间越多,父子关系越好。 (3)低冲突高依恋型父子关系的父亲,较之高冲突低依恋型父子关系的父亲,拥有更少的焦虑、抑郁症状,对婚姻状态更满意,对孩子教养的参与程度更高,对孩子更多关怀,更少控制。 (4)父子依恋调节着父子冲突对儿童心理适应的影响。父子依恋与儿童亲社会行为存在双向预测作用,父子关系对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问题有单向预测作用。 (5)儿童心中的理想父亲是亦师亦友型,既能承担传统的责任,又能以亲切态度和孩子做朋友。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1
本文编号:2372047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立民;张霞;夏荣;;青少年亲子关系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3期
2 寇建华;杜亚松;夏黎明;;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上海常模的制订[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3 李丹,崔丽莹,岑国桢,周嘉,陈欣银;6~8岁儿童同伴互动及与父亲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4 张洁婷;焦璨;张敏强;;潜在类别分析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12期
5 方晓义,张锦涛,孙莉,刘钊;亲子冲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03年04期
6 张迎黎;张亚林;张迎新;王杰利;黄存云;;修订版青少年依恋问卷中文版在初中生中应用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2372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3720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