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学理论知识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矫正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ursuit of "maximization of cultural profits" has become the primary choice for many knowledge producers of teaching theory in our country to produce knowledge. In this way, the producers of teaching theory knowledge are criticizing and even spurring themselves to produce knowledge, 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influence of utilitarian society and culture.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the guidance of teaching theory knowledge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lack of production method of teaching theory knowledge producer. In order to guide the producer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eaching to produce knowledge, we should reform the way of cultivation and growth of the producer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eaching, and reform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knowledge of teaching theory, so as to guide the producer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eaching to produce knowledge with real knowledge increment meaning.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青年项目“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研究”(项目编号:EMA110407)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琦;;审思中国法学:从知识生产到知识生产者[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2 王鉴;安富海;;教学论学科建设30年[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01期
3 刘小玲;曾国屏;;科学研究:在认知导向与组织制约之间[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01期
4 王骥;;论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演变:理想类型的方法[J];科学学研究;2011年09期
5 颜晓峰;创新理论的若干问题[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庭孝;;科学研究活动的社会评价机制及其演变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李泽_g;林培锦;;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与大学三大功能的关系[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刘国瑜;李昌新;;大学开展应用取向科研的认识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12期
4 刘国瑜;;关于大学科研组织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5 杨栋;魏大鹏;;科学观之演进与管理学科学属性之争[J];管理世界;2009年06期
6 张欣;侯怀银;;近10年中国教学论学科建设的本土探索[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4期
7 王玉丰;;美国大学技术转移政策驱动下的知识生产方式变革[J];高教探索;2012年04期
8 袁彦鹏;;大学科研服务组织:新知识生产条件下的组织创新[J];高等理科教育;2012年05期
9 丁敬达;刘宇;邱均平;;基于知识的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框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余源晶;;由“教授治校”到“教授治学”——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国昌;胡赤弟;;知识生产方式变迁下的产业—教学—科研—学习连结体研究[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钟扬;科研成果生产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许广;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与绩效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庞杰;知识流动理论框架下的科学前沿与技术前沿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周霖;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罗天强;技术规律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孙谦;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动力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马晓俊;科学实验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张留建;新经济时代的柔性生产方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觉鸣;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文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婷;西双版纳多民族学校中不同民族学生发展状况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新蕾;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4 陈枫;科学的社会体制化视角下近代德国化学工业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邵月娥;现代科学的体制化进程及其对我国科学发展的启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艾新芳;科学技术与和谐中原构建[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园园;现代教学理论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邹媛;西双版纳傣族佛爷的生存状态对“和尚生”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马波;从自组织理论看知识管理系统的本质[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何子文;评SSK爱丁堡学派科学知识的成因解释[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旺洪;;现代化范式与中国法理学的“理想图景”[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2 程乃胜;;法制现代化的理想图景[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3 王策三;教学论学科发展三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4 王鉴;安富海;;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加强教育学学科建设——“全国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单位学科建设高层论坛”会议综述[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2期
5 郭道明;跨世纪的思考——教学论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1995年09期
6 魏新民,蔡宝来;教学论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7 裴娣娜;基于原创的超越:我国教学研究方法论的现代构建[J];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8 王鉴;教学论若干问题的反思[J];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9 王嘉毅;;从移植到创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学论学科的发展[J];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10 ;论教学论[J];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D];清华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复明,郭海荣;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的构建思路研究[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杨桂侠;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J];北京成人教育;2001年08期
3 田生青;改进评价制度 促进学生发展——谈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评价[J];青海教育;2003年11期
4 张宇辉,蒋鹤生,李保红,计惠民;浅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组织与制度建设[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芮守文;;课改在实践中的体会[J];甘肃教育;2006年24期
6 李冲;;刍议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缺位及其补正[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7期
7 李冲;;刍议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缺位及其补正[J];评价与管理;2007年02期
8 关健;曾宪文;戚文革;;绩效式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互补性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年06期
9 卢东平;;建立合理的校长评价制度[J];才智;2008年11期
10 杨新宇;侯新杰;;物理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国际背景[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实;;日本东京都新宿区行政评价制度的特征及启示[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马晓辉;李荫榕;;社会信息化对生产方式的影响[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3 何炼成;;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模式[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深化企业改革[C];1987年
4 于金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阐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规律——马克思经济学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继承与发展[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孟长伊;李广宇;李子林;李剑飞;杨少奇;;基于土壤管理的农业现代化生产方式分析探讨[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维春;;危险废物最小化原则浅析[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7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8 伦朝辉;;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在中国经济学构建中的基础作用——基于科学范式框架内的分析[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9 纪从亮;邹芳刚;史伟;;棉花生产融入现代农业的路径探索[A];中国棉花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冯根尧;罗榜圣;;科技发展与制造业生产方式的进化[A];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明亮 通讯员 李文生;石楼实施党组织(党员)“动态评价制度”[N];山西日报;2006年
2 詹恒亮;辽阳建立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评价制度[N];中国审计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赵明;淘宝一个月处理400件恶评 九成来自同行[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4 记者 宋兰兰 实习生 鲍s餾,
本文编号:2433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433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