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论谦卑作为一种教育态度

发布时间:2019-03-12 09:57
【摘要】:传统的教育文化往往建立在成人对儿童的优越感的基础之上。这种优越感假定:儿童生下来就像一张可任意涂抹的白纸或一只有待填塞的空瓶;成人是儿童之师,儿童成长的目的就是要学做成人,向成人看齐。本文对这两个基本假设的虚妄性进行了分析与批判,指出教育是一门与人的"内在天性"及其"生长法则"合作的艺术,成人不可能按自己的主观意愿任意地塑造儿童;成人并不事事处处优越于儿童,在某些方面,成人应当以儿童为师,向儿童学习。这两点结合起来,便是作为一种教育态度的"谦卑"。论文认为,谦卑不是成人在儿童面前故意摆出的一种低姿态,而是人之为师所必备的一种专业伦理品格。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education is often based on the superiority of adults over children. This sense of superiority assumes that a child is born like a white paper painted arbitrarily by Zhang Ke or an empty bottle to be filled; an adult is the teacher of a child, and the purpose of his or her growth is to learn to be an adult and to be the same as an adul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riticizes the delusional nature of these two basic hypotheses, and points out that education is an art of cooperation with "inherent nature" and "growth rule" of human beings. It is impossible for adults to shape children arbitrarily according to their own subjective wishes. Adults are not superior to children. In some ways, adults should teach and learn from children.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two points is a "humility" as an educational attitud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humility is not a low attitude that adults deliberately pose in front of children, but a professional ethical character which is necessary for human being to be a teacher.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兵;梁平;;德性之师·率性之师·真理之师——近代欧洲教育家塑造的三种教师形象及其比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钱文艳;;“问题教学法”与“梯度性提升学生问题能力”——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尹爱英;;杜威的“儿童中心”的教育理论及现实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4 王喜海;石丽娟;;儿童教育论纲——基于近现代童年观的儿童教育[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5 张晓瑾;第斯多惠的现代教育思想[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郭法奇;探究与创新:杜威教育思想的精髓[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7 潘希武;;自由教育的政治性格[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8 江峰;;客观与主观:当代课程哲学的两种知识观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9 侯杰;;幼儿园音乐教育调研报告[J];北方音乐;2010年10期

10 郭智勇;吴英;;论儿童游戏思维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禄小平;;对幼儿有效道德认识建构的思考[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2 李文奎;;外国教育家论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能力的培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冯海;从“训诫”到“交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文;3~9岁儿童气质发展及其与个性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5 于国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安富;合并型多校区大学融合过程中的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温恒福;教育创新组织的领导与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灿;政府信息公开语境下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D];湘潭大学;2009年

4 刘雪梅;幼儿家庭教育中母子冲突关系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殷少萍;“3+2”分段制学生德育工作凸显层次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周海荣;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7 古鸿燕;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付秀娜;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沈飞;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预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石菁;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分层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廷;;蒙氏儿童心理学思想对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7年04期

2 李学红;;改变墨水的颜色——读《孩子们,你们好!》有感[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8年06期

3 王琦;陈劲松;;电脑儿童Flash动画开辟现代儿童教育的新途径[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年01期

4 刘玉莲;应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5 胡小桃;论儿童的成长与教育的责任——从孩子的心声看儿童教育理念的回归[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11期

6 黄武昌;;浅谈教师的“学生观”与教师的教育指导态度[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9期

7 李元卿;;教训与教育[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9年04期

8 翟媛媛;;父亲:儿童成长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7期

9 吕宝;;温和与严厉——关于两种不同教育态度的心理学解释[J];科技信息;2010年09期

10 李倩;;卢梭的教师观[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萌;;青少年逃避现实心理的个案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贺西庆;;千锤百炼始成钢——后进生教育问题的思考[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3 许宏应;;家庭教育态度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温宝兰;;浅谈游戏对儿童人格的影响[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王松涛;;贾谊教育思想述略[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6 王松涛;;贾谊教育思想述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孙红刚;李晓文;;青少年打斗行为形成与平息机制及其亚文化特点比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刘小满;;春风化雨花千树 细语润心育英才[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华;;做不了大师,,也要努力做个好教师——对如何做一名“好教师”的思考[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全国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查子秀;;超常儿童追踪研究三年[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颜伟杰;体罚对儿童成长将带来哪些影响?[N];科技日报;2008年

2 ;为儿童成长创造优越环境[N];安徽日报;2003年

3 通讯员 王洪宝;石泉为留守儿童成长进步提供支撑保障[N];安康日报;2008年

4 申保珍;要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成长中的实际问题[N];农民日报;2007年

5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王斐;游戏,一种疗救的路径[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记者 贺占强;我市启动“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主题教育活动[N];延安日报;2007年

7 记者 李彦伶;谁为留守儿童成长“保驾护航”[N];各界导报;2006年

8 李茂;给儿童充满创意的童年[N];中国教师报;2007年

9 靓亮;孩子“破坏狂”心理大揭密[N];上海科技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雷斌吉;谁在关心孩子成长?[N];巴中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蒋重清;5-7岁儿童和成人的情绪易感性:行为和脑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3 仲建维;沉重的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杜燕红;儿童特质理解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龙存;成人元学习能力及其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2 田瑞琪;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荣翠红;孔子成人思想的现实教育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静;成人在线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孙丽;以情境教学为指导思想的成人网络课程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唐上洁;民族村寨学校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尚亚丽;基于自主学习的成人网络课程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江翠娟;农村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杨柳艳;社会公众的教育观念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广州地区社会样本分析[D];广州大学;2010年

10 胡爱萍;儿童保育中心设计中的情感塑造[D];湖北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38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438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7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