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普教科研的智慧生成与未来走向——写在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成立三十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19-07-10 09:28
【摘要】:通过回顾上海普教科研三十年,总结出普教科研发展的四条经验: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是发展的基本动力,行政部门、研究机构与学校的协力推进是发展的基本机制,理论与实践的双向链接是研究的基本路径,促进管理决策与教育教学的不断优化是研究的基本价值。并根据当前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要求及普教科研的发展实际,认为普教科研未来的基本趋势是:"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仍是核心课题,跨学科结合、多方法综合将是主流技术,部门间协同、国际上合作将是重要的研究形式,实践检验、多元评价将是判断研究价值的重要手段。
[Abstract]:By reviewing the 30 years of general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in Shanghai, this paper sums up four experien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serving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s the basic motive force of development,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the cooperative promotion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schools is the basic mechanism of development, the two-way link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s the basic path of research, and promoting the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an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s the basic value of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reality of general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basic trend of general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future is: "who to train" and "how to train people" is still the core topic, cross-disciplinary combination, multi-method synthesis will be the mainstream technology, inter-departmental coordinati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will be an important research form, practical test, pluralistic evaluation will be an important means to judge the value of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上海市教科院普通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莉;潘国青;;学校教育科研现状、问题与策略——基于上海市基层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状况的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肇丰;;撰写文献综述的几个要点[J];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小波;论教师的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明;所罗门宫之恋[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年;李艳茹;;上海市中小学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现状与发展[J];体育科研;2007年05期

2 孙涵;;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状况及实施效果研究——以上海市30所高校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3 张振;;短式网球在上海普及与发展的可行性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S2期

4 尹晓峰;;上海体育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J];体育科研;2010年01期

5 胡梅荣;;论高职教育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04期

6 夏凤琴;杨景龙;;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及启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7 何碧霞;;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开展创新教育[J];考试(教研);2010年07期

8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我省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J];山西政报;2009年19期

9 季焦;永载史册的民心工程——上海市中心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纪实[J];上海教育;2002年24期

10 王铮;;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建设初探[J];鄂州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千吉;;藏医学教育发展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张雪;;引龙河农场跨区作业的发展与制约因素[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彭仲文;;邵东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A];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贾洛川;;试论我国未成年劳教人员矫正制度的特色及发展[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岑万岭;宋艾江;;煤炭企业危机管理分析[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怡婉;;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经验借鉴[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黄仕红;宋小娥;;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回眸与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军;;湖南发展绿色食品初探[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顾红波;谭洪应;;曲靖市小杂粮发展对策研究[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4年

10 刘冲;;中国科学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A];科技期刊办刊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建华;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宋全政;没有回头路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天富;科学发展种好教育改革“试验田”[N];重庆日报;2009年

4 张晓晶;期待新一轮教改带来新希望[N];闽西日报;2009年

5 王继红 记者 海涛;五华区教育改革再推新举措[N];昆明日报;2009年

6 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改革与发展业绩喜人[N];新疆日报(汉);2009年

7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 陈安丽;一项具有创意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唐国忠 杜良;春风又度“五一中”[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9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罗燕;教育改革,教师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丰捷;2009教育改革与民愿同行[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守锤;学前儿童现实性监测发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丽;国大党的兴衰与印度政党政治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侯建国;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王波;中国都市农业创新论[D];四川大学;2005年

5 彭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其财政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葛文光;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阙伟成;中国股票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刘中连;当代中国县级政府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朱斌;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郝天军;社会资本对医院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林;重点学校的形成及未来发展建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遵强;试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体系之发展(1978-2005)[D];山东大学;2008年

3 陈海;甘肃省高等师范院校声乐专业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梁柏清;佛山陶瓷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定位[D];吉林大学;2005年

5 陈建录;美国特许学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曹芳;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张振辉;华盛顿与美国宪政的发展[D];河南大学;2008年

8 李真真;主题公园的策划与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张明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思考[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萧冶;我国私募基金发展及监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125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125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e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