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发展中的形状偏好现象及其认知机制
【图文】:
第5期叶攀琴等:幼儿语言发展中的形状偏好现象及其认知机制695归纳推理等认知发展过程中。图1关系模型示意图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还是与其它认知活动及所在情景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观点有着不同的看法。独立的认知发展观是指认知过程和结果是独立于认知主体的身体结构和相关认知情境。这种发展观,强调心智是一个操作符号的装置,关注性质规则和过程,通过这些规则和操作,符号恰当地表征了世界(李恒威,肖家燕,2006)。另一种认知发展的观点是嵌入式的认知,认为认知是嵌套在感觉、记忆、注意等过程中,是与其它认知过程不可分离的,这其实是一种具身认知观(李恒威,肖家燕,2006)。具身认知观认为认知过程是认知主体与相关认知情境的相互作用的活动,基于规则的和推理的东西全部都嵌入到个体的身体活动中(叶浩生,2010)。联结观认为儿童获得新的知识是依据已形成的强有力的规则,而这一规则是基于某种情境形成的,一旦形成,对形状的注意是基于上下文的,强调知识的获得与感觉、记忆和注意等过程不可分离(Colunga&Smith,2008;Smith,Colunga,&Yoshida,2010)。从这点来看,联结观点对形状偏好的解释似乎是强调一种相互作用的认知发展过程,而这一观点又指出儿童一旦习得这一规则后就自动化了,在使用这一规则时不受其它信息的影响(Smithetal.,1996)。从这个层面来看,联结观点对形状偏好的解释似乎又是一种独立的认知发展观。而概念观,强调概念知识的重要作用,将概念知识单独从感知和行为活动中分离出来,这似乎是一种独立的认知发展观,然而在其整个研究中一直强调这些概念知识对儿童词汇学习产生影响,这样的话也就承认了其它认知活动及认知情境对获得新知识的影响。因此对这些不同的解释不能孤立地来看,之所以造成分歧更多?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中-加联合儿童发展研究中心;
【分类号】:B844.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红,陈安涛,冯廷勇,李富洪,龙长权;个体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及其机制研究展望[J];心理科学;2004年06期
2 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5期
3 李恒威;肖家燕;;认知的具身观[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仲贻;;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探索[J];大家;2012年08期
2 许先文;;具身认知:语言认知研究的跨学科取向[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李云媛;莫永华;;具身认知的教育意义和潜在价值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张海明;;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2年02期
5 谢文标;余欣欣;;初中学生心理应激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6 李楠;王园园;;具身学习探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王晓燕;鲁忠义;;基于动允性的朝向效应——具身认知的一个证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周鹏生;;不同类型推理偏差和困难研究综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9 冯琦;王煜蕙;戚菲;项瑛;;事故后军事飞行人员心理应激反应分类的质化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年07期
10 周倩;;具身认知观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郑新夷;;国外婴儿动词习得的研究范式[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长权;类别对归纳的支持与限制[D];西南大学;2011年
2 于小涵;认知系统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王瑾;小学数学课程中归纳推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彩强;从表征到行动[D];浙江大学;2007年
5 李富洪;归纳推理的假设过程及其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08年
6 丁小斌;特征间因果关系在归类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7 宋磊;专家技能的养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伯邑;具身心智相态文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肖丽;消费者的权力感和价格参照来源对其价格公平感知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苗曼;天性引领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自臻;镜像神经元与共情能力的具身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2 成茵;第二代认知科学与心理学的具身转向[D];吉林大学;2011年
3 欧阳含璐;儿童与成人数字推理的电生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刘阳达;语言理解中温度与情绪的心理表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熊慧素;道德判断“难易”有别,文理亦有别[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韩泰祥;概念隐喻的认识论意义[D];山西大学;2011年
7 龙长权;3~5岁儿童与成人基于类别的归纳推理的语言标签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彭文会;4-6岁儿童的归纳推理[D];西南大学;2006年
9 刘晓燕;发展学生归纳推理技能生物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楠;从杠杆原理探究中看学生如何对待证据的初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红,陈安涛;从知觉到意义——婴儿分类能力与概念发展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2 葛鲁嘉;认知科学的性质与未来[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1期
3 张铁声;认知科学的现状和新课题[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2年02期
4 李恒威;盛晓明;;认知的具身化[J];科学学研究;2006年02期
5 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年12期
6 孟伟;;如何理解涉身认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12期
7 靳连营;意义与心灵的本质[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6年04期
8 费多益;;认知研究的现象学趋向[J];哲学动态;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恒威;“生活世界”复杂性的动力模式[D];浙江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野;从认知心理学谈幼儿语言课程的设计[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2期
2 苏彦捷,俞涛,傅莉,王彦;2~5岁儿童愿望理解能力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4期
3 刘巨茜;;浅谈幼儿舞蹈的启蒙教学[J];青年文学家;2005年06期
4 姚春荣,李梅娟;家庭环境与幼儿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5期
5 吴健;;认知疗法针对儿童学习问题的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0年02期
6 李幼穗 ,裴利芳 ,于钊 ,远建光;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6期
7 何建闽;利用幼儿认知材料,促进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J];教育实践与研究;1999年11期
8 梁承谋,郑锦纹,邓学碧,成嘉文,,肖利君,马建芸;突出美育的整体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9 唐洪,方富熹;国外关于幼儿道德判断的近期研究[J];心理学报;1995年03期
10 佚名;;儿童幽默[J];家教指南;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莫秀锋;李红;张仲明;;3-5岁幼儿在视野阻隔平台任务中的长度传递性推理[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周晓静;;以陶为师解放幼儿的创造力[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3 李俐;吴颃琛;;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构建“培养现代人”的教育新体系——无锡市实验幼儿园“生活·学习·做人”课程[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4 王雨晴;游旭群;王振宏;;3~5岁幼儿元认知判断能力的发展特点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宋凤娟;;遵循陶行知创造理论,实施幼儿园创新教育[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6 曹凤华;;幼儿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的探索[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7 韩双慰;;在游戏中创新 在创新中游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8 王文忠;;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顾蓓丽;;科学活动中幼儿问题意识的激发和培养[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10 王桂枝;;努力探索 勇于实践 搞好珠算式心算教学[A];中国珠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幼儿饮食成年化将危害健康[N];民营经济报;2007年
2 李茜;幼儿饮食成年化危害健康[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乌云格日乐;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4 白河县幼儿园 刘文;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N];安康日报;2009年
5 丹霞幼儿园 郑琼丽;如何与幼儿谈话[N];汕头日报;2006年
6 临泽县第二幼儿园 黄海琴;从点滴做起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N];张掖日报;2005年
7 江苏省盱眙县实验小学幼儿园 金卫红;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N];学知报;2010年
8 绍兴市东风幼儿园 沈颖;浅谈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N];绍兴日报;2005年
9 郭海燕;蒙氏理念:幼儿自主学习的“发动机”[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许杰;暑期幼儿家教“喊渴”[N];烟台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振宇;2267名2~6岁儿童汉语单音节词语音发展状况调查[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文;3~9岁儿童气质发展及其与个性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红洋;INS患儿肾组织NF-κB活性、血浆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水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王黎君;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D];复旦大学;2004年
5 周世杰;儿童记忆成套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6 华春珍;儿童MBL基因多态与相关感染的关系[D];浙江大学;2006年
7 蔡益民;长沙市2~12岁儿童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2008年
8 鄢超云;朴素物理理论与儿童科学教育——促进理论与证据的协调[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于亚平;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10 王思力;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Cyclin D1、ERCC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云飞;幼儿建构性戏剧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隋悦英;城市幼儿园幼儿的焦虑问题及辅导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辛晓莲;3~5岁幼儿同情心培养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佳音;幼儿钢琴启蒙教学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苏润萍;儿童数学认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孟红霞;幼儿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能力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7 寇延;幼儿自闭症游戏治疗个案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8 陈铿;幼儿的美术图式[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曹贵康;小学五年级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邬德利;儿童空间再定向几何模块论及其修正[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50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50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