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道德教育的制度资源探析

发布时间:2019-11-07 12:48
【摘要】:作为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制度不仅影响着道德价值的确证和生成,而且关乎道德行为的成本和收益。深入缕析、探寻和阐释制度之于道德教育的价值资源和经济资源,可为道德教育提供明确的价值导向,节俭道德教育的费用支出,提高道德教育质量和效益,改善和提升道德教育活动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是促进道德教育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洪坤;沉默权的代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叶强,朱今;公民宪政意识:宪政建设的观念基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王平;论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先进法律文化的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赵必华;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曹世华;法律信仰的语境与定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罗f ;;改革技能考核评价标准 促进护生职业能力养成——重新制定“骨盆外测量”技能评价标准的初探[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吴质富;有关“人性”与“共同人性”的几个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10 汪虹;论高校体育教师创新能力及其培养途径[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剑平;;追问技术与伦理[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叶杏妹;;全面深化绿色教育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林福才;;校本教研的基本理论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张国徽;;试论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5 史祥龄;;试论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6 谭润清;;少年命案犯罪心理结构及预防对策探讨——湘潭县近五年少年命案情况的调查[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7 陈焱焱;;试论德育中的教师权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8 翟德华;陶立群;;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选择决策模型理论研究[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4年

9 王剑婷;胡山鹰;陈定江;;生态工业决策方法研究——生态工业决策网络图[A];生态工业工程与循环经济——第一届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黄健梅;;法律与中国经济增长:一个初步实证分析[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刚;转型期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王雪华;两种层次结构化决策方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AHP与AIM[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胡延华;引入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5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7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郑学军;中国股市的结构与变迁[D];厦门大学;2001年

9 刘国永;德性涌现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秦俭;网络营销:国际营销发展的新趋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雪瑞;科学决策与非理性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欣;本体论视域中的美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安青松;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5 王剑灵;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6 郭竞成;金融制度变迁的阶段与周期——一个产权经济学的理论模型[D];湖南大学;2001年

7 张兴东;当前重庆市职业中学学生的道德问题及学校德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邱枫蓝;当代中美两国学校道德教育之比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曾小荟;论我国制度变迁中的金融深化[D];西北大学;2001年

10 张晓莉;科技体制创新与西部经济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万刚;爱父母不需要加分“利诱”[N];大众科技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丽琴;为了学生的精神自由[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睿;道德自由: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敏;当代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使命—培养道德选择能力[D];西南大学;2007年

3 周丽娜;素质教育条件下的隐性德育课程开发[D];广州大学;2007年

4 赵文静;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557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57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f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