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论林砺儒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

发布时间:2019-11-22 06:32
【摘要】:林砺儒以"三合一"理论为指导思想,提出培养"有为有守"的优良师资的课程总目标,重视课程设置的师范性、综合性与开放性,在课程实施中善于借鉴、勇于创新,课程评价理念先进、要求严格而方法多样。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金瑶;林砺儒论师范教育[J];浙江师大学报;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胜尼,彭少麟,杨咸福,陈维;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南淝河水质的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张玮;王波;娄海涛;;橙皮生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对水中Cr~(6+)的吸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3 陈屏昭;蒋彬;刘忠荣;刘健君;杨顺强;;亚硫酸氢盐影响植物光合特性的生理学分析[J];北方园艺;2010年05期

4 周伟良;简论武术技术特征的历史演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谢斌;;铅丹-硅系电引火药头的研究[J];爆破器材;2009年04期

6 杨鸾芳;浅论溶剂对金属活泼性的影响[J];保山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7 屈国军;;“永威”教学模式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研究[J];才智;2010年29期

8 陈自然,梁继烈;浅谈“守恒法”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刘晓华;;酸雨的形成及对环境的危害[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张国正;含氰水溶液中氰稳定性的研究[J];材料保护;199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学军;;教育学立场的教育管理学——论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尚季芳;;开发西北教育的急先锋——抗战时期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的创办和业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3 柴尔峰;;AgI沉淀溶解的探究性实验教学[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万长江;李刚;;对有关证明某电解质为弱电解质的实验设计的深入反思[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5 李春晖;杨志峰;郑小康;庞爱萍;;黄河天然径流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分析[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6 ;建立健全江西省财政系统机关效能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A];江西省行政管理学会2009年年会暨江西省机关效能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邬大光;卢彩晨;;艰难的复兴 广阔的前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30年回顾与前瞻[A];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李建中;田彦文;;镁合金钝化机理的研究[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10年

9 李俊芝;;塑造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对策和思考[A];第六届全国医学院校医学相关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暨卫生事业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朱红春;周志刚;;教育技术人员能力结构与培训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6)[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立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家冰;轧钢企业生产过程建模与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张厚斌;教堂建筑声环境理论综合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谢忠雷;茶园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因素与茶叶从土壤中吸收铝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1998年

6 杨学军;黑洞热力学的相关研究及时空的Killing约化[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郭卉;权利诉求与大学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D];湖南大学;2007年

9 李海花;RE(Ⅲ)异价取代立方-AM_2O_8结构类型固溶体Zr_(1-x)RE_xW_(2-y)Mo_yO_(8-x/2)的合成,,陶瓷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齐济;钒氧化物及其复合玻璃的制备与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占;基于CA模型的城市用地扩张模拟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媛;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倩;初中阶段小班化学习模式中的班级管理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木子;普通高校健美操选项课教学运用研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汪银梅;固定化细胞移动床浸出高硫高铁低铜难选铜矿中铜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国栋;青年女性的瑜伽修习[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戚欣;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角色的定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董霞;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退牧还草补偿标准与补偿方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郑灵芝;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区水文地球化学问题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10 王向红;枣果主要活性成分分析方法及其综合加工技术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美玲;;俄罗斯教师教育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2 王树洲;;试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职前职后一体化[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李安琪;;基于学科教学知识的高校英语师范生主干课程设置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年10期

4 邱丽春;陶波;;高职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刍议——中美职教师资培养教育类课程比较[J];职教论坛;2010年05期

5 李广;杨宏丽;许伟光;高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实施问题调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孙彦;孙祝;;从师范教育的课程教育问题看课程方案的构建[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徐雁;;高素质语文教师的培养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年30期

8 许文学;;试论教师教育课程动态机制的构建[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9 黄敬品;朱继军;;历史学科师范教育散论——2008年全国教师教育论坛历史学科分论坛会议纪要[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5期

10 孙盛涛;李淑芳;;综合性大学背景下教师教育的实践性课程建设[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开创我市教师教育工作的新局面[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2 龚志武;;教师教育空间模式的转型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3 吕春菊;薛瑞香;;爱的真诚中[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郑国庆;;教师教育,地方师范院校面临全新的挑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5 夏俊;;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历史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姚建国;;立足国情 放眼未来 尽快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教育制度[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守波;史宁中;;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高师院校实践性教学[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卞祖武;赖肖冰;邱伟华;;培养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小学科学教师——江西省小学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曾晓东;;不同市场形态下开放教师教育的不同反应[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10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查卫平 编译;美国呼吁提高教师教育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记者 张婷;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马朝宏;老师的希望在老师的老师那里[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徐辉 季诚钧;教师教育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现实选择[N];光明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李晓明;平凉师范77名学生赴外地实习就业[N];平凉日报;2008年

6 河北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课题组河北师大 徐莉;走出“小师范”的圈子,走“大教师教育”道路[N];光明日报;2004年

7 碧特瑞丝·阿瓦勒斯;怎样培养21世纪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安徽省怀远县实验小学 邵志武;新形势下的教师教育[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9 游海;推进教育创新 发展教师教育[N];江西日报;2004年

10 刘亚辉邋本报记者 刘昆;坚持教师教育本色[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耀中;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宋会君;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8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杜静;英国教师在职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希;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中英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金花;法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许海深;中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张文淼;社会课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徐慧兰;英美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黄小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7 江海英;教师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岳晓莉;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郭爱丽;美国20世纪50—70年代教师教育改革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马欣研;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64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64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2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