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转型时代塾师的身份认同

发布时间:2017-03-21 04:08

  本文关键词:转型时代塾师的身份认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清末以来,塾师身影逐渐淡出了中国这个正在转型的社会。中国人尊敬的传统师者形象,被遗忘在了历史深处。在中国思想文化由传统过渡到现代的转型时代,这些传统的直接传授者,他们自我消解过程中的心态,影响着他们仍在继续的教学活动,因而深深地影响了他们培养的中国第一代知识人。 传统社会,许多读书人困于家境,为糊口计,为人情在入仕之前开办私塾,教读授徒。做塾师并非他们的主观意愿,他们多以读书人自居,更主要地依托在“士”这一身份群体之中。在授徒和科举之外,他们有着多重角色,担负多种责任。乡间塾师担负底层社会的教化之责,为乡民实际生活提供礼仪等指导。 转型时代,塾师群体随之发生了分化,有以刘大鹏为典型的视民国为敌国的守旧者,有顺应潮流出洋留学接受西学的以杨昌济为代表的趋新者。无论是守旧者或趋新者,他们同底层社会的默默无闻的塾师一样,由于中国社会对儒家传统的坚守,以及重实用理性、重人情的特点和自身的士绅身份,仍继续掌握着地方教育权势。 塾师能够继续握有权势主要来自于底层民众对传统儒家道德的信仰,这也说明了塾师总体趋势是守旧的。他们坚持礼法秩序、纲常伦理等基本观念,接受西学希望为民谋利,但以利为末。对于这些基本理念,塾师群体的观点基本一致,但对祭孔、迷信等细节则意见各异。值得注意的是,塾师接受西方观念是基于自身对旧学的理解上,引新捍旧。 转型时代,塾师群体最大的变化是对自己师者身份认同感的提高,无论是满腹经纶的经师,还是乡野之间的蒙师,他们热忱教育,相信教育救国,认为自己的教育事业意义重大,并开始关注教育方式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也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虽然他们寄予教育的目的各不相同,但他们坚持不能废弃教授传统经典。转型时代,塾师中观念、见识,心态的不同,反映了现代新式教育体系、思想观念并未能深入中国广大内地,这也折射着现代化过程中内地和沿海的断裂。
【关键词】:私塾 塾师 读书人 身份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529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目录8-10
  • 绪论10-18
  • 一、写作缘起10-12
  • 二、学术史回顾12-18
  • 第一章 传统社会中的塾师18-34
  • 第一节 塾师的从业原因21-25
  • 一、教书授徒为生计21-24
  • 二、其他原因24-25
  • 第二节 塾师的生活25-30
  • 一、授徒与科举26-27
  • 二、塾师的生活状况27-30
  • 第三节 塾师的地位和角色30-34
  • 一、塾师担教化之责30-32
  • 二、塾师是乡民生活指导32-34
  • 第二章 转型时代塾师的“权势”34-47
  • 第一节 转型时代塾师的权势34-37
  • 一、塾师的权势34-35
  • 二、私塾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35-37
  • 第二节 私塾、塾师权势的来源37-47
  • 一、四书五经仍有市场38-39
  • 二、中国社会的特定背景39-42
  • 三、塾师的多重角色42-44
  • 四、新式学校与传统社会格格不入44-47
  • 第三章 转型时代塾师的身份认同47-74
  • 第一节 塾师的修身47-53
  • 一、修身是首要之义48-51
  • 二、修身的目的51-53
  • 第二节 传统儒者之塾师53-65
  • 一、坚持传统儒家道德54-55
  • 二、礼法秩序为本55-57
  • 三、坚持纲常伦理57-62
  • 四、以礼为本,以利为末,以民生为重62-65
  • 第三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65-74
  • 一、热忱教育65-66
  • 二、教育救国66-68
  • 三、教育内容68-70
  • 四、教育方式70-74
  • 结语74-76
  • 参考文献76-82
  • 后记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敏;清末士绅在新式教育领域内的活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徐梓;传统学塾中塾师的辛酸苦痛[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04期

3 郝锦花;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塾师的收入[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8期

4 田正平;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延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4期

5 熊贤君;如何正确评价私塾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6 王笛;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J];近代史研究;1987年03期

7 田正平;陈胜;;教育大变革下的士人心态——《恽毓鼎澄斋日记》阅读札记[J];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8 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以刘大鹏、朱峙三日记为视角的比较考察[J];历史研究;2005年05期

9 ;晚清士绅基层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动[J];历史研究;1996年01期

10 郝平;《退想斋日记》所见抗战时期的民众生活——以太原为中心[J];史林;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少雪;;中国教育近代化改革的历史延误[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本文关键词:转型时代塾师的身份认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9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7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