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基于ACT-R理论的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11:12
【摘要】:随着上海市不断深入二期课改,教师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也要不断进步,如何能够在二期课改的理念下,培养有效的数学课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微课是教师基于实际教学需要,自行开发制作,时间在五分钟左右的微小视频课程,着重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教学手段,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变化。本文以ACT-R理论为基础,对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概括总结国内外有关微课的研究成果以及ACT-R理论的相关内容,为本文提供研究依据和理论基础。其次,以上海市某高中的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分析学生数学学习状况、学习习惯,以及学生对微课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有利于后期开展教学实践。然后,根据调查数据和分析结果,运用案例研究法进行微课教学的实践研究,探讨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最后,在调查研究结果和教学案例效果的基础上,总结研究结论。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表现在:(1)学生观看教师发布的微课视频自觉性有限,仅仅依靠学生的自觉性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教学的有效性;(2)学生对数学微课学习的兴趣有待提高,学生对观看微课视频缺乏热情,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课堂上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交流;(3)学生使用微课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复习的习惯尚未养成。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ACT-R理论,本文总结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策略:(1)聚焦典型例题,利用微课进行课前自主学习;(2)精选巩固练习,利用微课进行作业练习辅导;(3)注重迁移理解,利用微课进行复习巩固提升。然后通过教学案例实践加以应用检验:(1)“初高中衔接”案例中,通过微课复习初中知识并加深理解,将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2)“二项式定理”案例中,利用微课教学新知,并通过检测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提高教学的效率;(3)“三角比练习辅导”案例中,通过微课讲解习题,在夯实学生基础的前提下,达到分层讲解的效果,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图文】:

信息块,儿童,接受式,陈述性


图 2-1 由加法事实“3+4=7”及其一些相关实施组成的信息块 2-1 中反映了孩子在看到这些数字时所联想到的一些事实。显而易知识与个体的经验有关。那么,这些陈述性知识是如何学习的?AC为,陈述性信息块的获得有两条途径[10]:一是通过环境的信息编码,接受式的(源自环境的编码)。例如,儿童通过阅读加法表,对 3+4=行编码。二是对先前经验的记忆,即主动的、建构式的(先前心理操存)。例如,,过去儿童通过某种方法(如数数)解决了 3+4 的问题,储存在目标信息块中。这样,图 2-1 中的加法事实变成一个简单的储red goal)。两种模式都有优势与不足。被动接受的优势是效率(efficiency)与curacy);但另一方面,通过练习获得的知识不仅储存了结果目标,还相关的策略,便于回忆失败时运用[11]。

第一


教师在录制微课视频时,在确保讲述内容的正确性、科学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由于本校学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讲解数学知识时要深入浅出,尤其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知识、方法,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例进行讲解,也可以通过与已学习的知识进行类比。其次,教师在进行微课教学时可以考虑多种教学形式,除了 PPT 讲解外,可以自行制作或上网搜索相关的视频资料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观看学习。例如,在讲解抛物线的性质时,可以播放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加油向未来》第一季第 8 期中根据抛物线焦点的性质制作的游戏视频(图 3-1);在讲解球体的性质时,可以播放法国数学纪录片《维度:数学漫步》(Dimensions:AWalk Through Mathematics)第一章“二维空间”中关于球体的相关概念的介绍(图 3-2)。这样既增加了微课教学的趣味性,也让学生了解到目前学习的数学知识虽然有抽象、枯燥的一面,但是它们在实际生活中其实都有其现实意义的,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6;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伟国;张丽霞;;如何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7年A3期

2 倪晓丰;;“互联网+”背景下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资源平台建设[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3 周畅;;数字教育出版市场竞争战略研究——以地方教育出版社为例[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4 李树峰;王巨川;孙伊;王瑜瑜;;2015年度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艺术评论;2016年12期

5 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4期

6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4期

7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8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04期

9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10 金敏;;二项式定理的探究教学[J];中学数学月刊;2011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薇;基于ACT-R理论小学数学“分数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17年

2 蔡超明;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6年

3 吴芳竹;优秀初中生几何思维水平特点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4 刘伟;基于ACT-R理论下的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丽娟;上海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6 孙丽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7 张菁璐;基于ACT-R理论的高三教学策略分析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许剑彬;基于态度认知模型的用户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91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91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3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