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流动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为了进一步研究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从中发现可能的干预途径,,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问卷、心理弹性问卷和心理适应问卷对苏州部分打工子弟学校817名流动儿童进行施测,并且在此基础上,从大众媒体关于流动儿童的报道、市民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流动儿童归属感及自我身份认同的抽样调查以及流动儿童的个案分析多角度深入了解这些差异背后的根源。 研究结果如下: (1)本研究编制的《流动儿童歧视知觉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指均达到了测量学指标要求,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被调查的流动儿童超过70%具有中等程度的歧视体验。歧视知觉的年级主效应显著,歧视感知的性别-年级交互作用显著。短期流动组歧视知觉小于其他两组流动儿童。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流动儿童歧视知觉显著高于其他流动儿童。偏流动儿童组流动儿童具有较高的歧视知觉,其次是态度中立组,偏城市儿童组的歧视知觉最小。 (3)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各指标中的孤独、自尊、群体归属感、心理适应Z总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短期流动组儿童的孤独感、自尊显著高于长期流动组儿童,中期流动组儿童大于长期流动组儿童。高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的流动儿童在孤独感、抑郁上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儿童,在群体归属感、心理适应Z总上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儿童。短期流动组儿童的孤独感、自尊显著高于长期流动组儿童,中期流动组儿童心理适应显著高于长期流动组儿童。偏流动儿童组流动儿童群体归属感、心理适应Z总低于其他两组儿童。 (4)小学生流动儿童的家庭支持、教师支持显著高于初中生;初中生的朋友支持显著高于小学生。短期流动组儿童家庭支持、教师支持显著高于长期流动组儿童;长期流动组儿童的朋友支持显著高于短期流动组儿童。偏流动儿童组的社会支持低于其他两组流动儿童。 (5)流动儿童心理弹性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其心理弹性除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以外,在其他人口学变量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6)歧视知觉各维度与心理适应各维度之间呈负向显著相关。歧视归因与社会支持各维度之间显著负相关,歧视感知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显著负相关,与老师支持之间相关不显著。心理适应Z总与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孤独、抑郁与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自尊、群体归属感与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歧视知觉之间无显著相关;心理弹性与心理适应Z总、自尊、群体归属感之间显著正相关,与孤独、抑郁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 (7)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中的歧视感知维度对孤独感、抑郁、自尊、群体归属感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对心理适应Z总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孤独感、抑郁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对自尊、心理适应Z总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朋友支持对孤独感、抑郁和心理适应Z总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对自尊、群体归属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家庭支持对抑郁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对自尊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老师支持对群体归属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孤独感、抑郁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对自尊、心理适应Z总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弹性对歧视知觉和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 (8)通过大众媒体关于流动儿童的报道以及城市居民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调查,发现流动儿童仍然被排斥在城市社会的主流意识之外,证实了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得以产生的客观环境。被调查流动儿童自我社会身份认同更趋模糊;流动儿童的乡土归属感要大于城市归属感,且二者的差异显著,证实了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得以产生的内观环境。由此可知,流动儿童遭遇着与父母同样的命运,感受着作为“外来人”身份的尴尬,继承着作为边缘人的心态。
【关键词】:流动儿童 歧视知觉 心理弹性 社会支持 心理适应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部分 绪论11-14
- 1.1 研究的缘起11-12
- 1.2 研究的意义12-14
- 1.2.1 理论意义12-13
- 1.2.2 实际意义13-14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14-36
- 2.1 概念界定14-17
- 2.1.1 流动儿童14
- 2.1.2 歧视知觉、歧视归因倾向14-15
- 2.1.3 社会支持15
- 2.1.4 心理弹性15-16
- 2.1.5 心理适应16-17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17-34
- 2.2.1 有关歧视的研究17-21
- 2.2.2 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21-24
- 2.2.3 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24-31
- 2.2.4 有关心理适应的研究31-34
- 2.3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创新之处34-36
- 第三部分 问卷编制36-47
- 3.1 研究目的36
- 3.2 问卷理论构想36-37
- 3.3 问卷形成37-39
- 3.3.1 项目的编写37-38
- 3.3.2 问卷的结构与计分38
- 3.3.3 初测对象38
- 3.3.4 研究程序38-39
- 3.4 结果与分析39-46
- 3.4.1 项目分析39-40
- 3.4.2 探索性因素分析40-43
- 3.4.3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43-44
- 3.4.4 验证性因素分析44-46
- 3.5 结论46-47
- 第四部分 实证研究47-76
- 4.1 研究方法47-50
- 4.1.1 研究对象47
- 4.1.2 研究工具47-49
- 4.1.3 实施方式49-50
- 4.2 研究目的50
- 4.3 研究假设50
- 4.4 研究结果50-68
- 4.4.1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心理适应基本描述性分析50-60
- 4.4.2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社会支持、心理适应相关分析60-61
- 4.4.3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社会支持、心理适应回归分析61-64
- 4.4.4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社会支持、心理适应中介效应分析64-67
- 4.4.5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心理弹性、心理适应调节效应分析67-68
- 4.5 分析与讨论68-76
- 4.5.1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社会支持和心理适应的基本情况68-72
- 4.5.2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心理适应的相关关系72-73
- 4.5.3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对心理适应的预测作用73-74
- 4.5.4 社会支持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关系中的中介效应74-75
- 4.5.5 心理弹性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关系中的调节效应75-76
- 第五部分 质性研究76-87
- 5.1 大众媒体中的流动儿童形象76-78
- 5.1.1 流动儿童报道中的四个基本框架76-78
- 5.1.2 报道背后所隐含的思考78
- 5.2 市民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抽样调查78-81
- 5.2.1 社会距离状况79-80
- 5.2.2 结论与讨论80-81
- 5.3 流动儿童归属感及自我身份认同的抽样调查81-83
- 5.3.1 流动儿童归属感抽样调查81-82
- 5.3.2 流动儿童身份认同抽样调查82-83
- 5.4 案例报告83-85
- 5.5 讨论85-87
- 第六部分 总讨论87-90
- 6.1 研究的结论87-88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88-90
- 6.2.1 研究的不足88-89
- 6.2.2 研究的展望89-90
- 参考文献90-96
- 附录 196-98
- 附录 298-99
- 致谢99-100
- 附:本人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1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2 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王芳,吴晓丽,沈玉林,王惠凤;小学民工子女的自我概念和行为问题[J];中国校医;2005年04期
4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5 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江海学刊;2004年03期
6 潘佳雁;将归因理论应用于同伴关系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6期
7 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年06期
9 王星;;城市农民工形象建构与歧视集中效应[J];学习与实践;2006年11期
10 曾守锤;李其维;;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永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的心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5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25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