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学习数据流的“伴随式评价”框架设计
发布时间:2024-12-21 03:55
在"为了学习而评价"的影响下,教学评价日益表现出以数据为导向、追踪教学全过程、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伴随"取向。但囿于时间不足、技术条件限制等原因,数据类型单一、反馈不及时、脱离教学情境等仍然是教学评价所面临的重要难题。随着智慧课堂的介入,更多、更细、更高频率的数据可以得到及时的采集,处理、分析这些数据,将有助于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整功能。因此,研究以智慧课堂中动态学习数据的生成、流动与转换为契机,引入了"伴随式评价"的理念,结合智慧课堂中学情诊断—备课、互动参与—教学、成果检验—迁移三个节点,从评价的时间、目的、内容、主体和工具五个层面构建了"伴随式评价"的设计框架,并面向初中英语课程设计了案例。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18358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1 智慧课堂系统架构
从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出发,分析学习数据流的流动与走向,可以将智慧课堂中系统层、服务层、数据层与应用层架构成如图1所示的关系。依据教学设计流程,参与课堂流动的数据不只有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数据,还应包含课前的学习者特征数据,以及课后的个人反思数据等。因此,为进一步明晰数据流动的路径....
图2 智慧课堂中的数据流图
(1)学习者档案袋1将以往的成绩和作业等表示初始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信息、学习态度和风格等输入到准备环节,支撑教师完成初次备课。而在师生借助预习资源、课前测验等产生交互时,又会生成资源学习记录、课前测验结果以及疑难点讨论交流等数据,及时对其进行分析,可进一步掌握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从而....
图3“伴随式评价”五要素
因此,开展“伴随式评价”时,不仅要对目的、主体、内容、工具四个要素进行设计,还需要加入对评价时间的考量,根据教学目标和过程,划分评价阶段,确定评价节点,围绕如图3所示的五项要素展开设计:(1)阶段划分。“伴随式评价”虽强调评价伴随教学而发生,但并不是时时刻刻评价,而是根据需求,规....
图4“伴随式评价”活动设计框架
该阶段的评价活动可设计为:基于量表的学习风格测量、基于问卷的学习态度调查、基于预习测验的知识水平调研以及基于记录的资源学习评价等。首先,教师借助智能终端发布问卷,采集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获得学生的学习偏好和特征。然后,教师以分析结果为依据,从备课资源库中选取符合学生特征的预....
本文编号:4018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018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