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福建省高校为例
本文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福建省高校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专业课程设置尚处于不断的探索、完善过程之中。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文章对福建省四所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研究,并结合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提出建议,以期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竞争力。
【作者单位】: 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厦门海西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专业 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环节
【基金】: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基于Blending-learning的课程学习混合评价研究”(FJI10-048)
【分类号】:G40-057;G652.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当下,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就业难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有客观上的原因,如全国高校大量扩招,导致同期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长,就业竞争加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润兰;王跃生;黄金辉;;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2 黄荣怀;沙景荣;;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1期
3 赵红波;;基于岗位和行业适应性的高职本科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探索[J];嘉兴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朴姬顺,张萍;中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杰贵;;农村“电视机+DVD+光盘”教育模式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王秋菊;;教育学原理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以教育部部署六所全国重点师范院校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10期
3 张有录;陈进;;关于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任丽萍;张屹;;美国教育技术学硕士培养方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5 秦炜炜;;教育技术学“怪”在何处——评《目睹教育技术学十年之十大怪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6 武雪飞;武雯;;关于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任职能力的延续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7 石新茂;;砸开技术黑箱 融入教育实践——教育技术解困之路[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8 李红美;;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9 郝兆杰;汪基德;;偏离与回归: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10 吴淑珍;;论教育技术学科的未来发展[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炜炜;;程序教学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隐喻[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乐;基于EO匹配的科技人力资源迁移能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李世讴;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郝兆杰;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岩;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运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高菲菲;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3 倪玉兴;基础教育新课改下地方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新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潘红玉;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柳春艳;教育技术学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晓春;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差异化培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任丽萍;中美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培养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丁革民;五十年来教学设计的理论演进对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叶展;基于LAMP的开源课程管理系统Moodle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李在荣;日本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百治;美国教育技术简介[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2 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3 黄荣怀,张燕,张进宝;基于学习策略的大学生网上学习活动设计——“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案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4 黄荣怀,李茂国,沙景荣;知识工程学:一个新的重要研究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5 杨改学;;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6 钟大鹏,张艳红;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刘洪一;;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路径[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8年04期
8 别敦荣;美国大学教育观察[J];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12期
9 黄荣怀 ,沙景荣 ,李茂国;高校学科专业发展的教育生态观[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10期
10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J];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景娜;;从学生成绩透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J];统计教育;2007年12期
2 王静;;从教育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任职能力探讨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年09期
3 高越飞;王兴辉;冼伟铨;赵伟;;因子分析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9期
4 方圆媛;刘美凤;;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绩效技术课程设置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9期
5 周彩霞;宋继华;;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02期
6 白杨;;对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问题的反思[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01期
7 崔英玉;;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与课程设置态度的调查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8 王红艳;;就业引领的教育技术学课程设置[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3期
9 林玉琴;;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刍议[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12期
10 马晓娟;刘清堂;张国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SWOT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刚;李淑兰;;庐山国学与白鹿洞书院的课程设置[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2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周玲;刘佛军;;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何文茜;张哲;张远峰;王涛;;构建和谐的高职高专教育技术专业课程方案体系[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5 田旭东;孔凡清;刘明芝;贾怀峰;;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促进开放教育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践[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靳玉乐;;二十世纪美国七大课程事件评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苟亚春;;夸美纽斯“泛智”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丁洪伟;赵东风;余江;;教育改革是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A];全国光学、光电和电子类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专集[C];2002年
9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刘清华;;试论传教士对晚清教育改革的参与及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奕;今春起我省调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卢春樱;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看德育的实效性[N];贵州政协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毛传来;把学生的心拉回到课堂中来[N];浙江日报;2003年
4 殷悦;课程设置该调整了![N];音乐周报;2008年
5 记者 望剑;城区初中统一作息时间和课程设置[N];三峡日报;2006年
6 唐慧卿邋江北记者站 陈海波;江北1.7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无忧[N];宁波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林泽全;小学初中新生使用新课表[N];自贡日报;2006年
8 王蒙;细分市场成民办教育机构关键[N];商务时报;2008年
9 北京市崇文区教育委员会 杨志成;美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若干特点[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孙凯;我国教育体制的思考及建议[N];黑龙江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耀中;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黄凯玫(Cadelia Lane Ambrose);圣卢西亚的学校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nI南;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霞;我国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基于五所师范大学的案例考察[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军;教育技术学专业科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海燕;基于就业能力调查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洪希;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中英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倪俊超;促进科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职前与职后一体化课程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何雪利;职前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金花;法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许海深;中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关胜利;日本“综合学习时间”对蒙授研究性学习借鉴与启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秀杰;澳大利亚以能力为本位的TAFE课程[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福建省高校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3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93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