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中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框架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课程中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框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我国网络课程建设已取得大量成果,但现有网络课程提供的学习方法,大多以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缺乏学习者之间的深层次协作。究其原因,是缺乏实现网络课程与协作学习整合的方法。通过对学习环境、协作学习环境和网络课程中的协作学习环境进行定义、对要素进行分析,设计了网络课程中的协作学习环境的概念框架,为网络课程设计提供理论支持,以实现网络课程与协作学习的整合。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传媒学院;
【关键词】: 网络课程 学习环境 协作学习环境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网络课程中协作学习环境的新探索——通用协作学习活动库的设计应用”(项目批准号:12YJC880015) 2009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网络学习支持的有效性研究”(立项编号:B09019)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网络教育是在当前形势下,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方式之一。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育的核心资源,其质量是制约网络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远程教学中,教师和学习者处于准永久分离状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钟志贤;论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2 谢幼如;尹睿;;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活动形式的质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1期
3 钱冬明;管珏琪;王佑镁;祝智庭;;协同学习技术系统的套具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冰冰;;开放法学远程教育多元互动型教学模式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申俊瑛;;主题式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1期
3 刘晓平;牛晓林;;学习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向[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3期
4 陈曙;;从课程到专业的网上课堂建设实践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7期
5 胡志金;;基于远程学习者的三重学习环境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7期
6 韩瑛;寇海莲;;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7 张立新;李红梅;;虚拟学习环境的生态失衡及其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8 曹娟;潘来齐;;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虚拟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9 马志强;;Moodle课程学习活动设计研究现状评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10 蔡莉;刘芳妤;;对外汉语教育游戏设计模型的研究和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3 邱峰;远程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钱冬明;协同学习的实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简婕;支持高阶思维发展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邓鹏;游戏成瘾机理及其在娱教设计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王佑镁;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海燕;技术支持的教师教学反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送林;知识时代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丹;协同学习系统中思维工具集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云英;新疆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4 赵霞;网络协作学习中活动管理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曹娟;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虚拟学习环境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浩;摄影教学网站中作品评价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林林;虚拟社区生态环境的模型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郑魏;利用概念图促进概念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徐旭;高校参与下的中学教师研修共同体支持平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林克松;初中教师校本学习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祝智庭;王佑镁;顾小清;;协同学习:面向知识时代的学习技术系统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佑镁;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晖;;网络课程建设内涵、影响因素及其意义[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12期
2 朱轩;;协作式网络课程设计[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04期
3 张榕玲;杨改学;;网络环境下协作式学习模式的探讨[J];教书育人;2006年20期
4 马欣研;薛峰;梅海东;;现代远程教育中网络课程交互性研究[J];继续教育;2011年01期
5 任华;夏玲军;;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软件导刊;2010年04期
6 杜江;张丽英;;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张鹏;;网络课程建设问题思考[J];内江科技;2007年02期
8 张莉琴;万春晖;张丽玲;;专题学习网站中的协作学习策略研究[J];科技广场;2009年02期
9 吴玉学;贾靖林;;基于3G的协作学习环境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24期
10 屈艳丽;杨成;;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协作学习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峥;何敏;石会;丁伟;;“模拟电子电路”网络课程建设[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2 石会;邓元庆;关宇;黄颖;;浅谈“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网络课程建设[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3 王映;何显教;赵善民;梁祚仁;晋玲;黄丽娟;;生理学网络课程建设和应用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王莹;谢百治;门鹏;;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系统设计与反思[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秦华珍;甄翠明;潘家英;冼寒梅;覃文慧;韦乃球;邓家刚;易蔚;;《中药学》网络课程建设体会[A];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沈琳;胡兴昌;;科学教育专业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中学综合实验理论与实践课程精品建设[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王莹;谢百治;门鹏;;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系统设计与反思[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洪茹燕;;基于知识管理系统的高校成人教育网络课程开发模式研究[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9 于东明;文曙光;李明善;;人体解剖学双语网络课程建设[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杨保胜;张鑫旺;张光谋;李士华;单琳琳;黄艳梅;张艳芬;丰慧根;;医学遗传学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 赵燕萍;网络课程的规范建设[N];山西科技报;2005年
2 夏文杰;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N];中国教师报;2004年
3 项国雄 王佑美;交互媒体与交互模式[N];计算机世界;2001年
4 周炎根 储争流;如何培养一个高效学习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钟伟;四大应用变革策动e-Learning2.0[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兴化市陈堡镇初级中学 马永成;如何激发初中生历史学习的兴趣?[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7 记者 沈祖芸;“随身大学”培养数万“当班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方国才;关于学习型学校的理性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9 天津复兴中学 吴奇;培养聪明的学习者[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陈曦 实习生 宣心骋;立足学习者全面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军;中国学习者英语型式构成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严华;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形容词型式评价取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吕林海;数学理解性学习与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顾姗姗;负反馈、修正后输出、注意和感知对外语发展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杨柳燕;交替传译学习者英语口译产出的流利性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顾伟勤;语言输入、交互和二语学习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朱晓申;大学英语成功学习者综合培养路向研究: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陶友兰;试论中国翻译教材建设之理论重构[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杨晋;母语者和学习者汉英语韵律发声双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阁;网络课程中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D];河北大学;2006年
2 彭伟成;基于价值工程法的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3 陈鹤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蒋清文;《中国经济地理》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师红霞;基于过程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继颖;基于INTERNET的协作学习环境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蔡奎程;美国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探析[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李箭;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懋;高职高专《西方经济学》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的设计[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燕南;学习风格对网络课程学习影响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课程中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框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1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50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