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基于培育未来优秀教师的文化素质教育

发布时间:2017-08-09 01:13

  本文关键词:基于培育未来优秀教师的文化素质教育


  更多相关文章: 未来优秀教师 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


【摘要】: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充分体现了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从教育对象、教育使命和高师院校的历史使命多个视角看,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甚为必要;文化素质教育必须从课程、教师、实践体系建构、机制保障、本土资源开发和教师职业准备等几个方面,落实素质教育发展战略,从而创新基础教育未来教师职前培养的素质教育机制。将文化素质教育思想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未来优秀教师 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
【基金】: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重大项目“西部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创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2011JG) 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大学文化建设背景下的地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专项项目(ZX2012013)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20世纪90年代中期,原国家教委提倡在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从此,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就成为了高等教育领域的显学,呈现了百花争艳的局面。21世纪刚过去十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将“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等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在武汉举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年01期

2 孔新舟;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要言录[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文健;科技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关于思维方式的讨论[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陈怡;开创文化素质教育新局面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1年01期

5 袁胡骏;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及其管理模式初探[J];教育与现代化;2002年03期

6 王永友;文化素质教育理论探析[J];教书育人;1999年09期

7 田宏,崔武;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文化素质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8 高原;1995年以来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王义遒;文化素质教育要在“化”字上下功夫[J];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02期

10 杨叔子;余东升;;素质教育: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思想一大硕果——纪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十周年[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增城市天恩学校课题组;;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2 宋唐;王丽华;;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网络化条件下高中生自主学习[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3 向仕英;;民办学校教师评价体系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杨叔子;;实施素质教育,造就爱国创新人才[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谭均明;;课程改革与教师心理适应问题的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6 于欣;;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知识的海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黎小兰;;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浅析民办学校校本教研[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刘赤;;关于优化课程的思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9 张陆;佐斌;;教师教育幸福量表的编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锋玲;谢道鹤;;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探讨民办学校教师的心理状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育部副部长 周远清;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00年

2 刘凤泰 教育部高教司;建设好文化素质教育基地[N];光明日报;2000年

3 吴晶;中国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4 本报记者 黄志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任重道远[N];西藏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李建平;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焦新;暑期西部农村教师远程培训计划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陈丽;坚实的脚步 丰硕的成果[N];锦州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毛立军;教育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6年

9 省教育厅厅长 何天淳;打赢“三大战役” 振兴基础教育[N];云南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建平;均衡性 综合性 选择性[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平;中国现代语境下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张东海;全人教育思潮与高等教育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宁彦锋;教育变革中的教科书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相学;学校如何管理课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6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郑东辉;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彬奇;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许彬奇;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谢超;博客支持下的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杜楚源;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信息技术课程终结性评价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江海英;教师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崔帆;学科课程的合理性及其批判[D];西南大学;2007年

7 李国芝;论思维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招清;探究式教学的理论探讨与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海福;知识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42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42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0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