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
本文关键词:动态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
【摘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之一即为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对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配置应追求一种动态的均衡,这种动态均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重要环节,即教师任用时的首次配置、能力再提升的培训环节以及结构调整的流动环节。以辽宁为例,着重从教师的任用、培训与流动三方面分析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动态配置情况,以及在配置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实现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动态均衡配置的对策,以期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的早日实现。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师资源 动态均衡
【基金】:2012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课题:辽宁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保障研究(2012lslktzdian-06)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JG11DB237)
【分类号】:G522.3
【正文快照】: 相对于校园的基础设施与教学硬件来说,师资无疑对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教学硬件的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的形式,而教师资源的均衡才是义务教育均衡的核心与关键。只有教师资源的动态均衡,才能实现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教师资源配置的动态均衡可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姜莹;张艳;;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探析高等教育公平问题[J];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05期
2 汪丞;中日教师流动:比较与借鉴[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朱昆;;法国中小学教师配置改革对我国师资配置的启示[J];教育导刊;2010年08期
4 张艳;庞笑萌;;我国城乡基础教育供给的不均等及制度创新[J];农业经济;2010年08期
5 祝怀新;许啸;;英国教师培训管理体系改革探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庞笑萌;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静;钟珩;冯品钰;王小冬;朱红杰;;北京市西城区(南区)中小学教师“十二五”培训需求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梁文鑫;毕超;;国外教师远程培训的实践及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辛宇鹤;岳卫峰;张玉霞;;完善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的立法思考[J];成功(教育);2011年12期
4 张军;米如群;;论弱势群体高等教育权利实现的伦理关怀[J];高等农业教育;2012年11期
5 夏伟宁;;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教师培训管理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朱剑萍;;职教师资“无校籍管理”制度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7 曾能建;;论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路径[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2期
8 王阳;;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对我国职教教师流动管理的启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吕内巧;吕内欲;;教育均衡发展视野下的教师流动[J];今日科苑;2009年08期
10 常宝宁;吕国光;;西北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流失意向调查研究——以甘肃省为个案[J];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彦伯;;动态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元勋;江西省乐安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春林;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钟耿;县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李硕;英国中小学校本培训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广函;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的教师城乡流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克兴;贫困地区教师流动机制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7 宋玉兰;夏津县小学教师配置问题与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8 陈允波;农村教师供给政策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9 曹素琴;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均衡配置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祝平;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外部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颂;;审视新《义务教育法》修订案——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角度[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孙启林;孔锴;;全球化视域下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3 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4 鲍传友;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赵庆华;江桂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府投入行为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5期
6 李祖超;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简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6期
7 王磊;;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1期
8 龙培民;日本基础教育的突出特点[J];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08期
9 陈久国;我国应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免费义务教育政策[J];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08期
10 顾银乔;警惕名校对教育资源的垄断现象[J];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刘华蓉;[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兵;以经济学的视野审视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问题[D];西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银付;韩民;王蕊;安雪慧;;以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与制度创新[J];中小学管理;2008年02期
2 ;吉林省2010-2012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J];吉林教育;2010年15期
3 张怀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天津教育;2008年12期
4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督导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J];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17期
5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J];湖南政报;2008年17期
6 任忠花;;试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9年03期
7 苗长庚;张正波;朱浩记;;内乡:监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人大建设;2009年06期
8 何昕;党斌;;大力实施“联校走教” 促进农村教育均衡[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4期
9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魅力中国;2010年02期
10 本刊评论员;;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写在对镜湖区教育均衡进行调研之后[J];教育;2010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鄢军;陈海宁;孙华平;;美国宏观经济动态均衡的实证分析:1973年以来的数据——基于“五环联动”机理[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姚期;;对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思考和实践[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张源源;;合理统筹城乡关系 促进免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蒋卫山;;让家门口的学校都精彩——用生态观解读“教育均衡”[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6 蒋卫山;;让家门口的学校都精彩——用生态观解读“教育均衡”[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7 陈平水;靳钰炜;;山西省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的研究——从校际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任晓辉;;义务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公共政策展望——基于义务教育试点绩效评价的结果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赵中奇;潘德惠;;动态均衡理论微分动力系统的表述与证明(Ⅱ)[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赵中奇;潘德惠;;动态均衡理论微分动力系统的表述与证明(Ⅰ)[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吴华邋宁波市江东区教育局 戴嘉敏 吴长平 蔡忠明;从差距合作到差异合作[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汪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王生利;关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N];鞍山日报 ;2007年
4 本报记者 吴世勇;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N];辽宁日报;2007年
5 田丹;辽中成创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N];沈阳日报;2007年
6 田丹 刘洋;成功为“择校热”降温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沈阳日报;2007年
7 记者 顾晓萍邋实习生 甘璐璐;12个联合校“一托二”助推教育均衡[N];石家庄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杨曼;教育均衡根治择校痼疾[N];市场报;2008年
9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梦[N];安徽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苗家生;沈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金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廖懿;动态证券组合投资的价量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3 吴宏超;我国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孔治国;电动客车用超级电容器组动态均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陆静超;基于渐进式制度变迁的循环经济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王钦池;企业的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基于均衡思想的视角[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罗刚;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价值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文奇;入侵检测与安全防御协同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朱钧钧;主权违约风险的评估方法和预警模型[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安晓敏;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永军;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均衡化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耿海波;制衡与匡正:我国公办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力量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吴正端;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非优化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文;土家族聚居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肖文娟;地方政府对农村教师资源配置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6 王倩;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对教师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7 赵庆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洪雷;吉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徐志刚;叶适功利主义思想之再探索[D];暨南大学;2004年
10 孔祥娜;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执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46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46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