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非结构化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发布时间:2017-08-11 14:27

  本文关键词:非结构化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课程 Web2.0 非结构化网络课程 设计 开发


【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课程的出现成为当前网络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网络课程作为网络学习资源的一种类型,其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对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而随着Web2.0互联网新模式的出现和迅猛发展,Web2.0技术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与日俱增,促进了非结构化学习资源的产生。在这些环境的影响下,一个全新的概念“非结构化网络课程”应运而生。非结构化网络课程的产生,能有效的解决当前结构化网络课程设计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不足,更能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更有利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本论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非结构化网络课程做了研究工作。理论方面,,首先从相关概念入手,界定了非结构化网络课程的概念;然后分析了非结构化网络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从理论上为设计和开发非结构化网络课程打下基础;最后从实际调研比较了结构化网络课程与非结构化网络课程,得出非结构化网络课程的鲜明特点,阐述了非结构化网络课程设计原则和策略。实践方面,采用网页开发技术、平面设计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与开发非结构化网络课程的实例,从主页、课程知识模块、协作交流模块、个人知识管理模块和学习评价模块五个方面进行分别设计和开发。 整个研究的特色体现在,利用了Web2.0技术和理念,将非结构化学习资源合理灵活的运用到非结构化网络课程的设计中,创设了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环境、社会化的协作学习环境、开放化的研究性学习环境。课程知识模块,知识内容的呈现都是采用多种媒体,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使学习者能从感官、视觉、听觉等多方面领会知识内容,并且学习者可以参与学习资源的建设;协作交流模块,设计成SNS社区,在SNS社区中可以建立自己的群组,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圈子,发起群组话题,进行协作交流;知识管理模块,建立成Blog空间,学习者既可以管理自己的个人信息,还可以发布资源,同时也收藏别人的资源,可以订阅课程知识和学习资源,可以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源和软件,同时可以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习评价模块主要是通过查看学习者的学习进度登陆次数和交流情况来综合判断,借用网格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设计实现了具有对学习者资料进行收集,学习记录跟踪和学习反思的反馈功能的电子档案。设计开发出完整的非结构化网络课程实例后,对该网络课程实例进行功能测试及试用测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网络课程 Web2.0 非结构化网络课程 设计 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10-13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13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3-15
  • 1.3.1 研究内容13
  • 1.3.2 研究方法13-15
  • 第二章 非结构化网络课程的研究基础15-24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15-17
  • 2.1.1 非结构化与非线性的概念15
  • 2.1.2 Web2.0 的概念及技术特点15
  • 2.1.3 网络课程的概念15-16
  • 2.1.4 非结构化网络课程的概念16-17
  • 2.2 相关研究综述17-20
  • 2.2.1 关于网络课程资源组织方式的非结构化的相关研究17-18
  • 2.2.2 关于 Web2.0 与网络课程的相关研究18-19
  • 2.2.3 关于非结构化网络课程的研究现状19-20
  • 2.3 研究的基础理论20-24
  • 2.3.1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20-21
  • 2.3.2 认知灵活性学习理论21-22
  • 2.3.3 知识管理理论22-23
  • 2.3.4 生成学习理论23-24
  • 第三章 结构化网络课程与非结构化网络课程的比较研究24-28
  • 3.1 研究样本的选取与分析24-26
  • 3.2 非结构化网络课程的特点26-28
  • 第四章 非结构化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与策略28-32
  • 4.1 非结构化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28-30
  • 4.1.1 学习者主体的参与性原则28
  • 4.1.2 课程呈现的个性化原则28-29
  • 4.1.3 课程情境的关联性原则29
  • 4.1.4 资源环境的开放性29-30
  • 4.2 非结构化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30-32
  • 4.2.1 创建师生共建的课程知识学习环境30
  • 4.2.2 创建社会化的协作交流环境30
  • 4.2.3 创建个性化的知识管理环境30-31
  • 4.2.4 创建多元化的学习评价环境31-32
  • 第五章 非结构化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实例32-44
  • 5.1 教学设计32-35
  • 5.1.1 学习目标分析32
  • 5.1.2 学习者分析32-33
  • 5.1.3 教学内容分析33-34
  • 5.1.4 教学策略分析34-35
  • 5.2 模块设计35-37
  • 5.3 技术支持与功能实现37-44
  • 5.3.1 技术支持37-38
  • 5.3.2 主要功能设计及实现38-44
  • 第六章 测试与总结44-47
  • 6.1 研究测试44-45
  • 6.2 研究总结45
  • 6.3 未来工作45-47
  • 注释47-48
  • 参考文献48-49
  • 附录一49-50
  • 致谢50-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惠;;高校网络课程开发中的教学设计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林艳芹;王移芝;;网络课程中学习支持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11期

3 蒋家傅;网络课程的特性、构建原则及其构建模式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胡俊;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及其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5 王星霞;刘桂珍;;网络课程:交互、合作学习设计模式及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6 谭敬德;陈清;张艳丽;;维特罗克生成学习理论认识论特征分析及其对教学设计的指导意义[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7 陈珲,丁穗娟;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与整合[J];高教论坛;2004年04期

8 武法提;;论网络课程及其开发[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9 武法提;熊羽;;网络课程中非结构化学习资源有效应用的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10 林少杰;数学教学内容的非线性结构及其教学策略[J];教育导刊;2002年Z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娜;超媒体环境下学习风格对学习成效之影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56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56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9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