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文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即通过完成某个具体项目来进行教学的方法。它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行动学习法理论。它的特点和优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能自主、积极地学习,教学内容综合性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它的实施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高校做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做好"项目教学"的硬件建设,组织编写"项目教学"教材,科学地做好学生的学习组织工作。
【作者单位】: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理论研究 实践研究 项目教学
【分类号】:G424.1
【正文快照】: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蓬勃发展。因此,很多高职院校都在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努力探索工学交替、项目导向、建立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这教学模式适合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有助于培养具备实践能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一丁;詹先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之探索[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颜楚华;;浅析“订单”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张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杨鼎家;;论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取向及其规范性[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牟惠康;;高职院校战略管理实践研究——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2期
6 颜楚华;;对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再思考[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朱永永;;双语时代高职教师角色转变体系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8 赵柳村;薄湘平;;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与高职院校科研的关系[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9 傅高勤;;论高职院校“三权”关系[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10 诸刚;叶克;杨学坤;;加强实践能力锻炼 培养创新型人才[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金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炎斌;高职高专教育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秀军;湖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袁玉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丽;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改革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马家文;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王会莉;双证融通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实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颖;高职学制多样性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宏伟;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秦峰;澳大利亚TAFE及其对当代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曾振新;高等职业院校数学课堂教学的人本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之有道 习之有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年13期
2 刘树艺;;项目教学法中项目评估的实施[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10期
3 程少伟;谈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之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4 张瑞丽;;实施项目教学法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硅谷;2008年19期
5 王水莲;;项目教学法在Access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5期
6 王娜;;浅谈项目教学法在视频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尝试[J];青年文学家;2009年06期
7 宋维虎;;项目教学法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应用[J];科技广场;2008年02期
8 王宇春;;多媒体网络教室中项目教学法的实施[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12期
9 姜孝军;夏志民;;“项目教学法”在现代远程计算机教学中的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10 李敏;郝夏斐;;项目教学法在多媒体基础与课件创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晓栋;;心理素质教育软件开发与实验研究——以改善亲子关系的心理素质教育为例[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前言[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3 陆璐;姚本先;;大学生兴趣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骆祖佩;许政援;;八十年代的语言习得理论和模型[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5 冯惠昌;;个性心理的整体性是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的心理学基础[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6 吴国珍;;现代西方课程理论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上海电子工业学校课题组;;构建普教、职教和谐发展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8 刘赤;;关于优化课程的思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9 ;中小学论文一等奖名单[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何立国;周爱保;;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的概化理论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金远;“大教育”需要新眼光[N];光明日报;2007年
2 郝德永;教学理论研究新思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周金平;警惕新课改中的“双面孔”[N];天津教育报;2007年
4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李培超;环境伦理学需要“本土化”[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刘上峰;非法刊物缘何“套住”教师[N];重庆日报;2005年
6 潘懋元;中国特色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引[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教育实验首先是教育思想实验[N];人民政协报;2006年
8 ;传统教育走出去[N];财会信报;2005年
9 檀志扬 李桂花;怀宁获全国家教先进县称号[N];安庆日报;2007年
10 李yN 贾雪梅;克服对教育理论的庸俗化理解[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范庭卫;教学过程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永利;德育叙事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王振国;幼师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朱文彪;创建学习型家庭理论与实践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肖玲君;“双师型”教师理论研究的误区[D];中南大学;2008年
5 高飞;学生品德评价的理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阮慧珊;我国与发达国家现代远程教育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章扬安;学校发展的要素及其优化的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8 魏鑫;教师反思的理论研究与现实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金玉梅;批判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许广;多媒体物理教学软件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57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57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