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学档在过程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电子学档在过程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子学档 过程性评价 知识建构 问题解决 反思 协作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新事物、作为过程性评价方式之一的电子学档,如何更好的实现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估。本研究借助电子学档平台的记录与追踪功能,将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于对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处理,旨在尝试解决目前教育评价过多重视甄别、筛选与评判性功能,无法对学生的社交能力以及生存技能等进行评估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在基于电子学档的网络教学课堂中,借助电子学档平台,实现对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能力、协作能力、社交技能、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反思能力等生存和学习能力进行评估的教学设计模式。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其核心是结合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特点,在对电子学档系统进行设计的基础上,使电子学档系统能够完美展现学习者的各个学习阶段的内容,进而设计支持过程性评价的电子学档评价的教学设计模型,期望能够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考虑到本研究中只涉及对支持过程性评价的电子学档系统的设计,同时针对英特尔未来教育平台在讨论模块功能较能符合本文的设计理念,因此本研究中案例的选择了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中的一期讨论活动。通过对学习者讨论过程中发帖内容与交互情况进行分析,对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反思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支持过程性评价的电子学档的教学设计模型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建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反思能力和协作能力的评价具有很大的作用。通过案例的分析表明,学习者群体的知识建构主要停留在信息的共享、讨论分析阶段,协作学习进行群体知识建构的意识还不强;针对应用、反思评价和综合方面的交互不够,说明学习者的反思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还有待培养;讨论内容仅限于问题本身,不能扩展到其他问题的讨论上,说明学习者深入挖掘和探讨问题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虽然案例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教学设计模型的可行性,但由于本案例不是针对本研究所设计的系统,成为本研究的遗憾所在。
【关键词】:电子学档 过程性评价 知识建构 问题解决 反思 协作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第1章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8-10
- 1.1.1 互联网时代的学习环境8
- 1.1.2 我国教育评价的现状8-9
- 1.1.3 新基础教育改革的评价理念9-10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10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10-11
- 1.4 论文框架11-14
- 第2章 过程性评价与电子学档相关研究综述14-26
- 2.1 过程性评价14-17
- 2.1.1 评价理念的演变14-15
- 2.1.2 过程性评价的基本概念15-17
- 2.2 电子学档17-25
- 2.2.1 电子学档概念界定18-20
- 2.2.2 电子学档的优点及特点20-21
- 2.2.3 电子学档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与趋势21-25
- 2.3 小结25-26
- 第3章 电子学档支持过程性评价的软件设计研究26-50
- 3.1 需求分析26-32
- 3.2 现有平台支持电子学档的应用功能分析32-34
- 3.3 电子学档设计的层次分析34-35
- 3.4 相关技术基础研究35-36
- 3.5 电子学档的标准化研究36-41
- 3.5.1 国际上主流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36-38
- 3.5.2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38-41
- 3.6 电子学档系统架构41-49
- 3.6.1 系统设计思路与功能分析41-43
- 3.6.2 电子学档体系结构划分43-48
- 3.6.3 信息获取采用的追踪方式48-49
- 3.7 小结49-50
- 第4章 电子学档支持过程性评价的教学设计研究50-68
- 4.1 整体目标分析50
- 4.2 教学设计框架50-66
- 4.2.1 信息获取51-52
- 4.2.2 学习者分析52-53
- 4.2.3 学习行为分析内容界定53-55
- 4.2.4 学习行为分析55-62
- 4.2.5 评价目标分析62-64
- 4.2.6 结果呈现64-66
- 4.3 小结66-68
- 第5章 案例分析68-80
- 5.1 学习行为分析68-76
- 5.2 评价目标分析76
- 5.3 知识建构时间曲线分析76-77
- 5.4 小结77-80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80-82
- 6.1 研究总结80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80-81
- 6.3 存在的问题81
- 6.4 进一步的研究设想81-82
- 附录A:电子学档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情况调查问卷82-85
- 附录B:案例分析中的原始数据85-86
- 附录C:案例分析中有指导者参与的统计数据86-87
- 附录D: 案例分析中无指导者参与的统计数据87-88
- 附录E:案例分析中学习者微观层面各阶段的统计数据88-89
- 参考文献89-92
- 致谢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志贤;吴初平;;电子学档:远程学习中一种有效的过程性评价工具[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5期
2 王佑镁;基于ePortfolio的信息化教学评价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3 王陆;;信息化教育研究中的新内容:互动关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4 余云涛;顾小清;;基于电子学档的终身学习评估及能力认证模型(上)[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0年10期
5 汪琼;电子教学档案与网上教学[J];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6 王佑镁;论网络环境下基于电子学档的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7 王佑镁;网络学习环境中电子学档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8 张理;;概念同化、改变和迁移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0年05期
9 梁惠燕,邓健林,张哲江,曾玮,高凌飚;高中评价改革走向何方② 高中如何进行过程性评价[J];人民教育;2005年20期
10 段靖芳;李梅;高天虹;;大学生学习倾向与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J];教育探索;200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程桂芳;基于电子学档的网络学习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韩涛;学生电子成长档案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河北大学;2006年
3 田利霞;电子学档评价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苏清香;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支持系统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伍海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电子学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70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70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