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05:05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本文由前言和四个实体部分构成。 前言:简述了本课题选题的背景,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重点、难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指出本文在深入研究毛泽东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了在当代社会弘扬毛泽东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有利于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引导人们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人生观;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发展。 第一部分:对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和特征进行阐述,首先对毛泽东关于爱国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进行概述,其次,总结了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的的主要内容,最后,总结了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特征。本文将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特征总结为,一是,丰厚的历史底蕴;二是,鲜明的时代性;三是,教育对象的明确性和层次性;四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五是,体系的完整性。 第二部分:本文将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分成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和成熟时期四个部分。介绍了每一个时期的形成背景,形成的标志,以及每一个时期的主要特点。 第三部分:阐述了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实现的途径。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首先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关注对象在普通民众,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所在。此外,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树立典型的途径,从改变当时人们陈旧的落后的思想观念入手,向人们宣传爱国主义思想,提高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不仅如此,毛泽东同志还建立了一套制度来贯彻执行和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果,为后来中华民族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部分:阐述了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启示。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有助于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更好的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坚持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相一致的思想,更快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一致的思想,有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更好地建设和谐世界。
【关键词】:毛泽东 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14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1 引言10-18
- 1.1 选题的背景10
-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0-12
- 1.2.1 理论意义10-11
- 1.2.2 实践意义11-12
- 1.3 重点和难点12
- 1.4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4.1 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内涵和教育内容的研究12-13
- 1.4.2 毛泽东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形成背景及过程研究13
- 1.4.3 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主要途径研究13-14
- 1.5 国外研究综述14-18
- 2 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及其特征18-26
- 2.1 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18-22
- 2.1.1 爱国主义的内涵18-19
- 2.1.2 教育的内容19-22
- 2.2 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特征22-26
- 2.2.1 丰厚的历史底蕴22
- 2.2.2 鲜明的时代性22-23
- 2.2.3 教育对象的明确性和层次性23-24
- 2.2.4 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统一24
- 2.2.5 体系的完整性24-26
- 3 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及过程26-36
- 3.1 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萌芽时期26-28
- 3.1.1 形成的背景26-27
- 3.1.2 萌芽时期的特点27-28
- 3.2 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时期28-30
- 3.2.1 形成的背景28-29
- 3.2.2 形成时期的特点29-30
- 3.3 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时期30-32
- 3.3.1 形成的背景30-31
- 3.3.2 发展时期的特点31-32
- 3.4 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成熟时期32-36
- 3.4.1 形成的背景32-33
- 3.4.2 成熟时期的特点33-36
- 4 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主要途径36-44
- 4.1 突出不同时期教育的重点对象和关键36
- 4.2 加强宣传教育36-38
- 4.3 典型教育38-39
- 4.4 建立制度和贯彻执行、固化教育成果39-44
- 4.4.1 确立“学习”制度39-40
- 4.4.2 创办学校40-41
- 4.4.3 学以致用教育原则的运用41-44
- 5 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44-50
- 5.1 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在内容上的启示44-46
- 5.1.1 坚持爱国主义统一战线44-45
- 5.1.2 加强国际主义教育45-46
- 5.1.3 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相一致的思想46
- 5.2 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在实现方式和途径上的启示46-50
- 5.2.1 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层次性47
- 5.2.2 加强典型性教育47-48
- 5.2.3 建立机制固化爱国主义教育制度48-50
- 6 结语50-52
- 参考文献52-54
- 作者简历54-56
- 附件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献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爱国主义思想比较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年03期
2 李晓红;论三代领导核心对爱国主义论述的特点[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景德根;戢伟光;;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与伟大的民族复兴[J];技术与教育;2006年02期
4 李磊骏;;毛泽东早期救国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启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唐森树;论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6 朱桂莲;;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特色[J];理论月刊;2007年01期
7 韩玉珠;论毛泽东诗词的爱国主义精神美[J];理论导刊;2002年06期
8 亡羊;岩志;;爱国主义的阶级性及其类型[J];荆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9 马九福;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论爱国主义[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0年04期
10 李乐刚;;最科学的爱国主义理论[J];学理论;2001年09期
本文编号:670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708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