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07:26
本文关键词: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策略研究
【摘要】:“学困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关系着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布鲁姆提出“人人都能学习”的观点,学生个体的差异是由于该学生所需的学习时间量与实际耗费的学习时间量的差异所致;只要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等方面都将变得十分相近。这就为“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了可能。从哲学的角度看,教育属于交往行为范式,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表现为一种交往关系,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交往理论指出,交往双方要以平等的主体地位进行沟通交流,以“主—客—主”师生交往关系模式取代传统师生交往中的“主—客”二元模式,进而改进双方的行为,这就为转变“学困生”提供了一个研究视角。以马克思、雅斯贝尔斯、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为代表,论文试图在交往理论框架中探讨“学困生”转化问题。 基于三个代表性交往理论的概括,论文探讨了交往理论的教育学意义,指出了教师与“学困生”交往的本质与意义、要素与类型、特征与过程,并据此构建了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的理想模式。教师与“学困生”的有效交往以“学困生”积极情感的培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优势智力的开发、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为目标,以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为基础,以对话为形式,以师生间的理解为核心,以教师的赏识为关键,以言语符号和非言语符号为媒介,包含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评价与改进阶段。准备阶段是实现有效交往的第一步;实施阶段是教师与“学困生”进行对话与互动阶段;评价与改进阶段是对师生交往效益的总结与检查,发现与“转化目标”的差距,并加以改进。三个阶段详细阐述了教师与“学困生”交往的全过程。 论文在建构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实证研究方法,深入了解案例学校教育生活中教师与“学困生”交往的现状,描述了教师与“学困生”对“交往行为”的态度、课堂交往行为和课堂外交往行为;同时以有效交往的模式为导向,诊断现实中教师与“学困生”交往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基于有效交往模式及现实中师生交往存在的问题,论文从教师层面、“学困生”层面、班级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以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关键词】:学困生 师生交往 有效交往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56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12
- 绪论12-32
- 一、问题的提出12-15
- (一) 选题背景12-14
- (二) 研究意义14-15
- 二、文献述评15-27
- (一) 交往理论在教育领域应用研究综述15-17
- (二) 师生交往行为研究综述17-20
- (三) 已有的“学困生”研究综述20-23
- (四) 已有研究的评论23-27
- 三、本论文研究设计27-32
- (一) 核心概念界定27-28
- (二) 研究方案28-32
- 第一章 交往理论及其教育学意义解读32-46
- 一、交往理论解读32-37
- (一) 马克思交往理论32-33
- (二) 雅斯贝尔斯交往理论33-34
- (三)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34-35
- (四) 马克思、雅斯贝尔斯、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比较35
- (五) 交往理论的教育学意义35-37
- 二、教师与“学困生”交往行为概述37-46
- (一) 教师与“学困生”交往的本质和意义37-40
- (二) 教师与“学困生”交往的要素和类型40-43
- (三) 教师与“学困生”交往的特征和过程43-46
- 第二章 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模式的建构46-70
- 一、相关概念的厘定46-49
- (一) 有效交往的内涵46-48
- (二) “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48-49
- 二、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模式的要素和结构49-56
- (一) 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的目标49-50
- (二) 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的基础和形式50-52
- (三) 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的核心和关键52-54
- (四) 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的媒介54-56
- 三、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的过程模式56-66
- (一) 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的准备阶段56-59
- (二) 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的实施阶段59-64
- (三) 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的评价与改进阶段64-66
- 四、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的条件和原则66-70
- (一) 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的条件66-68
- (二) 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的原则68-70
- 第三章 教师与“学困生”交往行为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70-89
- 一、研究方法70-71
- 二、教师与“学困生”交往行为现状及其分析71-83
- (一) 教师与“学困生”对“交往行为”的态度分析71-72
- (二) 教师与“学困生”课堂交往行为的现状及分析72-81
- (三) 教师与“学困生”课堂外交往行为的现状及分析81-83
- 三、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的影响因素及分析83-89
- (一) 师生交往的内部影响因素83-86
- (二) 师生交往的外部影响因素86-89
- 第四章 教师与“学困生”有效交往的优化策略89-104
- 一、教师层面89-92
- (一)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89
- (二) 全面认识“学困生”89-90
- (三) 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组织管理能力90-91
- (四) 完善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91-92
- (五) 提高教师的交往技能92
- 二、“学困生”层面92-96
- (一) 确立“学困生”的主体地位92-93
- (二) 提高“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93-94
- (三) 培养“学困生”的学习能力94-95
- (四) 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95-96
- 三、班级层面96-99
- (一) 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96-98
- (二) 建立“学优生+学困生”的帮扶机制98-99
- 四、学校层面99-102
- (一) 转变学校的办学思想99-100
- (二) 完善教师评价机制100
- (三) 加强“学困生”的心理辅导100-102
- 五、家庭层面102-104
- (一) 转变对待“学困生”的态度102-103
- (二) 加强对师生交往行为的支持103-104
- 研究结论与展望104-106
- 附录106-115
- 参考文献115-121
- 后记121-12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国外有关学习困难问题研究的新进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S1期
2 张娟娟;关于我国交往教学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6期
3 高红新,任娜;学习困难研究的述评[J];教书育人;2004年09期
4 管浏斯;;对“师道尊严”的辩护及重构[J];教学与管理;2009年25期
5 项贤明;为交往的教育理论辩护——与张应强教授商榷[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09期
6 卫娟娟;;“差生”称谓与教育公平[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08期
7 帅飞飞;李臣之;;教学交往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8期
8 戴斌荣;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障碍与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6期
9 武杰;;学习困难儿童的分布、成因与特性[J];教育评论;1990年02期
10 程晓樵,吴康宁,吴永军,刘云杉;教师课堂交往行为的对象差异研究[J];教育评论;199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新晶;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交往理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岳伟;交往理论的教育意义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宋田田;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东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76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769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