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疗法对改善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阅读疗法对改善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实证研究
【摘要】:通过观察阅读疗法(reading therapy)前后大学生SDS的变化,从心理引导的角度出发,论证了高校图书馆实施阅读疗法在缓解或消除大学生抑郁心理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 阅读疗法 大学生 抑郁心理
【基金】:湖南省图工委课题(2001L032) 湖南农业大学校青年基金(10QN59)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抑郁是一种精神上的紊乱,其情绪体验比任何一种单一负性情绪更为强烈,而且持续的时间更长,给人带来的痛苦更大。抑郁对个体的学习、生活、工作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严重的会损害个体的动机和情绪,甚至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3]。据世界卫生组织估测,全球抑郁症患者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孔凡寅;北京100875;;大学生抑郁症的心理分析及调控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王波,傅新;阅读疗法原理[J];图书馆;2003年03期
3 高文凤,宫梅玲,王连云,刘云,姜倩,郑澄碧,孙爱玲;50名大学生阅读治疗前后SCL-90评定初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6期
4 沈固朝;西方对图书治疗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军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龙涛;;在中师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阳光心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3 黄卫明;桑青松;;策略型学习者的情感策略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任向东;;论大学生人格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曲强;从图式理论谈阅读教学的优化[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杨鹏;黄宁夏;;Goldwave软件应用与英语自主学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周争艳;;韩剧情感诉求与观众心理接受浅析——以《蓝色生死恋》为样本[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8 邰蕾蕾;;医科院校女大学生的压力分析与压力管理浅探[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宦咏梅;;关于构建高校图书馆养生阅读疗法服务体系的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赵仁青;;感动教育之哲学管窥[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由喻放;;Flash网络广告中的设计心理学[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牟云峰;;感觉类形容词的词义演变——从自身感觉到认知世界[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郭坚明;杨波;;广州市城区成年居民经常性负性情绪调查研究[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4 杨铖;刘建平;;论品牌的心理效应[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平延勋;;高职大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初探[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苏丹;赵宏_";;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心理因素及其分析[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潘婷;;目标化思维的两个尺度[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何兵;;人文关怀中情感思维的价值审视[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黄敏;魏华;;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与英语教学[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米慧;叶玉清;;煤矿企业从业人员事故心理控制论述[A];Proceedings of 2010(Shenyang)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朋;优秀散打运动员知觉预测过程认知特征与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亓俊国;利益博弈: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斌;手球运动情境中直觉决策的实验研究与运动直觉理论的初步建构[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6 丁彪;企业领导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云艳;幼儿好奇心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何志鹏;人权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付桂芳;自我调节学习结构模型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4年
10 贾影;中西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场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璐;乒乓球运动员决策过程认知加工特征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孙宝宏;规则变式三种习得和应用方式的迁移效果[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帆;三维立体画加工特点的眼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鹏欢;大连市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莲花;基于旅游者行为的南宁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胡信奎;道路交通标志中对称结构效应的工效学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罗静深;论间接故意的意欲要素[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与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赵泓;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丰丰;对“阅读疗法”的调查及建议[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年01期
2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年04期
3 李宏翰,赵崇莲;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杜维彦;论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诊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刘文荣;西方病理艺术观与二十世纪“病院文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6 ;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J];思想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7 沈固朝;图书治疗——拓展我国图书馆服务和图书馆学研究新领域[J];图书情报工作;1998年04期
8 叶舒宪;文学治疗的原理及实践[J];文艺研究;1998年06期
9 宫梅玲,丛中,王连云;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书刊类别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5期
10 李亦园;从文化看文学[J];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悦红;;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2期
2 刘红军;;大学生抑郁心理的成因与矫治[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09期
3 韩伟;范凯;;大学生抑郁心理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现代交际;2010年07期
4 叶金锡;;浅谈大学生抑郁症[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2期
5 葛阔先;方平;乔云雁;;论心理幸福感研究对大学生的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7期
6 赵冰;;论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7 袁国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15期
8 陈海燕;赵叶珠;;大学生孤独感研究——以S大学学生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09年05期
9 ;我爱我爱[J];东西南北;2010年06期
10 黄展;;论大学生心理成长需要与自身资源的有效配置[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秀玲;韩力争;冯玉州;;大学生的人格描述与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赵阿勐;刘宣文;;不同人格特质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江琴;;团体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实证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闫琼;王有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韩红艳;;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柳春香;;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毛荣建;;视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万晶晶;方晓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动力系统——心理需求补偿机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杨晓莉;赵永红;;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我归因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建伟;胡凌燕;;中国大学生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的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双 国家二级心理资询师;“人言可畏”是抑郁心理的帮凶[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
2 桑红;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N];四平日报;2006年
3 杨泽文;“人可以被打倒但绝不可以被打败”[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周慧虹;就业大学生别被心理不适应难倒[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5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N];光明日报;2006年
6 记者 苏雁邋通讯员 陆炜;专家呼吁尽快拆除心理“一米线”[N];光明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朱伟光邋通讯员 张世英;关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N];光明日报;2008年
8 实习生 周晨昕 记者 姜澎;两个好消息 不要一块说[N];文汇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杨岩泽 实习生 白宇飞;众多压力困扰高校学子[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张杭;“6·25”大学生杀人事件心理调查[N];北京科技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4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嵘;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爱宁;观影疗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引光;安徽省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2 熊剑峰;大学生亲密关系满意感及其与依恋类型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邓成英;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王华栋;大学生自我能力否定倾向与亲子联结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5 张涛;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干预方法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6 韦海燕;大学生复原力的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何莉;重庆工商大学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张颖;大学生亲子沟通态度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耿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特点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邵淑娟;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360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36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