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友谊质量与朋友间归因风格相似性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友谊质量与朋友间归因风格相似性的关系
【摘要】:研究旨在考察高中生最亲密朋友的归因风格、朋友质量与高中生个体归因风格的关系。随机选取两所高中高一、高二189名被试,要求被试在本班级中提名三位好友,将首位互选朋友作为最好朋友,有首互选朋友的被试共有38对;在五点量表上参照与最好朋友相处状况填写友谊质量问卷(FQQ);参照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状况填写归因风格问卷(MMCS)。使用多元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高中生友谊质量的特点、归因风格的特点、朋友间归因风格的相似性、友谊质量与归因风格的关系以及友谊质量与归因风格相似性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1)高中生友谊质量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友谊质量高于男生,年级差异不显著;(2)高中生归因风格上总体呈现内归因,对不同事件的归因风格又有所不同,,倾向于将学业事件外归因而对人际事件内归因;(3)高中生友对比非友对在学业事件上的归因更相似,差异显著,在人际事件上未发现显著差异;(4)高中生友谊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测其归因风格,表现在:在学业事件上,积极的友谊质量能预测个体归因确定性更高且更倾向于有自利归因偏见,在人际事件上,积极的友谊质量能预测个体更倾向于将成败都归为外因;(5)友谊质量对朋友特点的影响有扩大效应,即友谊质量越高,朋友影响越大,归因风格相似性越强。
【关键词】:友谊质量 归因风格 相似性 高中生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引言8-9
- 1 文献综述9-17
- 1.1 基本概念9-11
- 1.1.1 友谊的概念9
- 1.1.2 友谊质量的概念及其测量9-10
- 1.1.3 归因风格的概念及其测量10-11
- 1.2 朋友特点和朋友间的相似性11-13
- 1.2.1 朋友特点对个体特点的影响11
- 1.2.2 朋友特点对个体特点影响的研究方法和意义11-12
- 1.2.3 朋友相似性的来源12-13
- 1.3 朋友特点与个体归因风格的关系13
- 1.4 同伴关系与个体归因风格的关系13-14
- 1.5 友谊质量与朋友相似性的关系14-15
- 1.6 问题提出15
- 1.7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5-17
- 1.7.1 理论价值15
- 1.7.2 现实意义15-17
- 2 研究方法17-19
- 2.1 被试17
- 2.2 研究工具17-18
- 2.2.1 最好朋友提名17
- 2.2.2 友谊质量问卷17
- 2.2.3 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17-18
- 2.3 施测过程18
- 2.4 数据处理18-19
- 3 结果与分析19-27
- 3.1 高中生朋友互选状况19
- 3.2 高中生友谊质量的特点19-21
- 3.2.1 高中生友谊质量的总体状况19
- 3.2.2 高中生友谊质量的影响因素19-21
- 3.3 高中生归因风格的特点21-22
- 3.3.1 高中生归因风格的总体状况21-22
- 3.3.2 高中生归因风格的的性别、年级差异22
- 3.4 高中生朋友间归因风格的相似性22-23
- 3.5 高中生友谊质量与归因风格的关系23-25
- 3.5.1 不同友谊质量高中生归因风格的差异23-24
- 3.5.2 友谊质量对归因风格的回归分析24-25
- 3.6 友谊质量与朋友间归因风格相似性的关系25-27
- 3.6.1 不同友谊质量高中生归因风格相似性的差异25
- 3.6.2 友谊质量对归因风格相似性的回归分析25-27
- 4 讨论27-34
- 4.1 高中生友谊的特点27-28
- 4.1.1 高中生朋友互选的特点27
- 4.1.2 高中生友谊质量的特点27-28
- 4.2 高中生归因风格的特点28-29
- 4.3 高中生朋友间归因风格的相似性29
- 4.4 高中生友谊质量和归因风格的关系29-31
- 4.5 友谊质量与朋友间归因风格相似性的关系31-32
- 4.6 实践建议32-33
- 4.6.1 有针对性地提高友谊质量32
- 4.6.2 从朋友影响的角度改善个体归因风格32-33
- 4.7 本研究的不足33-34
- 5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8
- 附录38-41
- 后记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李曼;;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1期
2 李文道;赵霞;;青少年归因风格的特点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龚艺华,黄希庭;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谭先明,王玉昕;大学生人际归因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12期
5 邹泓;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03期
6 邹泓,林崇德;青少年的交往目标与同伴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2期
7 潘佳雁;中学生同伴交往接受和拒绝的归因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1期
8 井维华,韩仁生;中小学生交往成败结果的归因分析[J];心理科学;2003年03期
9 周宗奎,万晶晶;初中生友谊特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10 郝振;崔丽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万晶晶;初中生友谊发展及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海钧;小学4年级儿童的同伴交往归因及归因训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吴铁钧;大学生的面子观念及其在友伴中的相似性[D];苏州大学;2003年
4 韦耀阳;不同交往水平的中小学生交往归因特点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47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47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