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对大学生人格障碍倾向的治疗机制探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14:29

  本文关键词: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对大学生人格障碍倾向的治疗机制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团体沙盘疗法 大学生 人格障碍倾向


【摘要】:团体沙盘疗法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特别是人格障碍倾向的干预具有特别的优势和疗效。团体沙盘疗法为大学生人格成长和矫正提供了重认自我、宣泄情绪、增强互动、协调关系、心理成长等治疗契机,协助学生克服人格成长的阻碍,促进大学生人格重组和整合发展。
【作者单位】: 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关键词】团体沙盘疗法 大学生 人格障碍倾向
【分类号】:G641;G444
【正文快照】: 随着社会的深入变革和迅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环境和压力。大学生的人格成长经受着巨大的考验,大学生人格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心理和社会问题。人格是一个人总的心理面貌,是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顺森;张日f;徐洁;;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初中生考试焦虑的效果[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4期

2 黄峰;;完美主义不完美——完美主义研究概述[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3 陈顺森;;自杀未遂高三女生箱庭疗法[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年06期

4 林芳,周霞,张岚,张妙清,梁耀坚,张树辉;抑郁障碍患者与焦虑障碍患者的CPAI-2测评[J];四川医学;2005年11期

5 徐洁;张日f;;箱庭疗法应用于家庭治疗的理论背景与临床实践[J];心理科学;2007年01期

6 陈顺森;张日f;;箱庭疗法在聋生心理咨询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01期

7 陈顺森;;箱庭疗法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应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琦媛;变态人格控制下的杀人行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高建凤;体验—探究性教学在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艳苹;李玲;;出生顺序对大学生人格及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景贵;;知识经济挑战与大学生人格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王宝森;刘汝萍;张皓;;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优化大学生人格[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刘陈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效果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官锐园;樊富珉;;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王致远;;音乐疗法是高校培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二十周年会庆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邵华;;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应对策略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张庆守;;优化大学生宿舍心理环境的机制探究——关于创建平安校园的操作策略的思考与研讨[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5年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陈建民;朱跃华;张载福;黄恩;胡纪明;余柳霞;王卫平;邵海燕;尹浩冰;;大学生归因方式、认知态度、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二○○八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胡义秋;彭萍;王祚亮;;对5214名大学新生的心理素质调查及成因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瑛;;利用学校教育影响,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诸巍;十大“工程”支撑“大德育”体系[N];解放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莉娜;大学生人格、缺陷感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芳姣;影响大学生人格结构分化的认知变量:认知能力,抑或认知复杂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齐兴;大学生人格、幽默风格和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华云;大学生人格、主观幸福感与感戴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5 郭以静;大学生人格、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程鲜彩;人格塑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郑州大学;2001年

7 袁小帆;大学生人格、主观幸福感与宽恕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琳;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孙海慧;广州市女大学生人格、认知方式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10 王萍;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53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53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2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