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论教研员在校本教研中的角色转换和指导策略

发布时间:2017-08-29 21:31

  本文关键词:论教研员在校本教研中的角色转换和指导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校本教研 教研员 教师专业发展 角色转换 教研组建设 教研工作 具体问题 实施过程 研究成果 教研室


【摘要】:正校本教研是指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教师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一定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把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活
【作者单位】: 浙江省富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关键词】校本教研 教研员 教师专业发展 角色转换 教研组建设 教研工作 具体问题 实施过程 研究成果 教研室
【分类号】:G428
【正文快照】: 校本教研是指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教师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一定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把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活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传统的教研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必然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丁金霞;校本理念呼唤学校自我意识的觉醒[J];基础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2 杨凌芳;;基于PDCA循环的校本教研持续改进模型探讨[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6年02期

3 左瑞勇;;校本教研:误区与出路[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06期

4 曾令格;关于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的几点思考[J];经济前沿;2004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萍;教师同伴互助的校本教研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朱文庆;从重点到星级的嬗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铁丰;初中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沈善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研究与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郑学燕;学校“校本教研”的问题与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桑春茂;论校本教研制度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贺丹君;溧阳市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石惠文;生物课例的校本教研[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艾尔肯·莫力大汗;哈萨克族中学校本教研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罗丽文;城区教研室在校本教研中的角色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秋奕;;校本教研:为教师发展助力提速——基于浙江省长兴县校本教研情况的调研[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7期

2 王洁;;在支持教师成长中成就自己——教研员专业成长的案例研究[J];人民教育;2011年11期

3 卞恩鸿;;教员+研员=教研员[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年06期

4 姜瑛俐;刘合荣;彭敦运;;认证是校本教研发展的良方[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1年06期

5 ;重在交流 旨在深化——营口市站前区校本教研现场会综述[J];辽宁教育;2011年Z2期

6 邱荣庆;;校本教研的三个着力点[J];教书育人;2011年20期

7 袁孟斌;;新课程背景下教研策略与实施的转变[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7期

8 宋林飞;;着力提升教研员课程指导力[J];现代教学;2011年Z2期

9 陶静;;教研员应亲历课堂提高课程指导力[J];现代教学;2011年Z2期

10 申忠;;校本教研为教师打造“三个平台”[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向东;教研员的角色定位[N];中国教师报;2005年

2 辽宁省辽阳市教师进修学院 冯敏;新课改背景下教研员角色咋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浙江省义乌市群星学校 李健;呼唤校本教研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徐 卫;茶杯、茶壶与课改中的教研员[N];中国教师报;2004年

5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文教局教研室 何灿华;校本教研究竟难在哪?[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李 健;校本教研员在课改中扮演什么角色?[N];中国教师报;2004年

7 黄梅县教研室 梅首文;浅论教研员的专业引领力[N];黄冈日报;2008年

8 锡盟教研中心 毕建华;对校本教研的再认识[N];锡林郭勒日报;2010年

9 金湖县教研室 盖学林;校本教研的点、线、面、体、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建平;校本教研的缺失[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董宏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常亚慧;沉默的力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宁彦锋;教育变革中的教科书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聂劲松;中国百年教育研究制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昊;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中的校本教研[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2 秦亚玲;Google云服务下的校本教研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敏;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途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龚跃华;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谢芳;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引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孙明政;校本教研促进课堂教学之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孟霞光;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马振彪;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的民族地区校本教研[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北宁;基于校本教研的教师反思:动因与动力[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周丹;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共同体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55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55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e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