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质量与绩效责任制度
本文关键词:义务教育质量与绩效责任制度
【摘要】:绩效责任制度是保障与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义务教育质量的保障与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学校、社区、家长和学生都是重要的责任主体,都应该对义务教育质量负责。建立有效的义务教育绩效责任制度,需要确立明确的绩效标准和期望,在责任与自主之间保持张力,提供必要的协助与支持条件,发挥教育绩效责任制度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质量 绩效责任制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0YJA88011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22.3
【正文快照】: 教育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质量是教育的核心。它影响到学生学到什么、学得怎样以及他们能从教育中得到什么样的益处”,从根本上说,“教育普及的成就取决于有效的教育质量”,“教育就是一系列从质量上予以界定的过程及其结果”。[1]追求教育卓越和优质教育已经成为各国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少非;;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一个模型构想[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5期
2 吴宏超;;我国义务教育供求矛盾的转变与应对[J];教育与经济;2008年01期
3 任晓辉;;义务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公共政策展望——基于义务教育试点绩效评价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23期
4 何齐宗;中国大陆普及义务教育的进展与问题[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5 熊晓武;;提高教育质量,唱响“学在南昌”教育品牌[J];江西教育;2010年28期
6 冯建军;;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目标[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6期
7 湛卫清;;义务教育的大忌——快慢班[J];教学与管理;2007年01期
8 常淑芳;;五年来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新进展[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9 马勇军;;新形势下义务教育发展展望[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索建新;朝鲜的中小学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198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亚林;雷万鹏;;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十年来的政策回顾与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玉琼;;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均衡状况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朱凤强;;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两免一补”状况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杨玉红;;关于应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策略——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彦伯;;动态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刘美玲;;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背景及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李亚君;高长波;;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8 任楠楠;;时代召唤:构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基于江西省城乡中小学685份学生问卷调查[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陈纯槿;王红;;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补偿的构想[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慧勤;刘寒雁;;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以云南省河口县义务教育经费预算能力建设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督学 罗洁;建立科学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N];联合时报;2007年
2 民进石河子市委会 王诗亮;加强统筹 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N];石河子日报(汉);2010年
3 记者 蓝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闽西日报;2010年
4 本报评论员;崇高的使命 光荣的承诺[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通讯员 陈首文;祁阳义务教育7年投入2个亿[N];永州日报;2009年
6 赵宏;凌源市人大审议义务教育专项报告[N];朝阳日报;2011年
7 记者 孙亚斐;义务教育均衡我市有了时间表[N];兰州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马晖;义务教育均衡化实行一票否决?[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陈成智;海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待破题[N];海南日报;2011年
10 范先佐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从过度分权到适度集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绍贞;台湾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管理策略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尚伦;建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赵银生;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问责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模式与选择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铁道;亚洲发展中国家普及教育中的课程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1997年
9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林涛;基于校级数据的省域内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娓娓;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齐忠;贵阳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海潮;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唐先斌;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5 蔡张喜;利益、失灵与均衡[D];安徽大学;2010年
6 伍红梅;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钟耿;县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杨承丽;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其地方政策选择[D];山东大学;2010年
9 隋明刚;中日义务教育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10 魏兰兰;对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58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58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