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教学肢体语言的实然与应然
本文关键词:论教师教学肢体语言的实然与应然
【摘要】:肢体语言是非语言行为的一部分,它是由面部表情、头部动作、手臂动作、身体姿态等组成的传达信息的符号。改变传统以有声语言为主的教学方式,协调运用肢体语言,挖掘肢体语言在教学中所体现的游戏精神和启发诱思性,突出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而引起教师的重视,并通过准确有效的方式来表达肢体语言,以促进有效教学。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肢体语言 游戏精神 启发诱思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表达方式,大多数教师都明白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大相径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都以有声语言为主,肢体语言运用缺乏,不能恰当自如。同时,随着学生精神需求的提高,自由和创造的呼吁声越来越大,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叶荣;李玲;;肢体语言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27期
2 景曦;;教师恰当的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影响之探究[J];宁夏教育;2008年10期
3 沈力军;;课堂上的非言语行为[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可;;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管理效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范蓓蕾;;教学案例研讨对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李丽;陈永杰;陈维;;实践性知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刘中猛;叶泽滨;;城乡交流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5 余妍霞,周兴国;《科学》课程挑战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李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任双利;;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8 王君芳;;中学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概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9 葛娟;;让语文课融入情感的河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10 林凤;;浅谈高职酒店旅游类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民;吕国光;;《西部贫困山区中小学县级骨干教师学术能力的培养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左明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鲁曼俐;;高校外语教师的自我认同危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4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许苏;;西方早期职业教师发展特征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周会;;如何提高学生的餐饮服务技能[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陈高峰;;“三课”研究模式助推职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袁秀利;;关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技能的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9 陈春霞;;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学初探[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10 龙秀敏;;论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涵与意义[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春瀛;高校教师专业化成熟度测评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毛景焕;平等体验的生成与班级教学共同体[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红梅;新课程标准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锦绒;辽宁省县级职教中心专任教师校本培训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付向梅;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马秀敏;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洁;;论教师的游戏精神[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10期
2 杨木;;校规与“游戏精神”[J];教育;2009年12期
3 赵洁;;融贯“游戏”精神的对话教学[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09年22期
4 袁淑丽;;肢体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J];成才之路;2010年17期
5 侯会美;创造性教学现状分析——来自游戏精神视角的论述[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黄孙文;;教师肢体语言研究与教学上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4期
7 景曦;;教师恰当的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影响之探究[J];宁夏教育;2008年10期
8 高洁;;追寻学校教育的游戏精神[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12期
9 江文胜;;国人该学学做游戏了[J];青年教师;2010年08期
10 高洁;;论学校教育的游戏精神[J];教育探索;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丽华;;教师在远程教学使用双向视频和英特网所持的观念[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海黎;在玩中学会做人[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毛学农;“浅阅读”盛行堪忧[N];江淮时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韩世文 袁s,
本文编号:758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58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