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文化资本视野下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及其对策

发布时间:2017-08-31 14:43

  本文关键词:文化资本视野下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及其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流动人口子女 文化资本 教育问题 对策


【摘要】: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我国转型期面临的众多社会问题之一。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决,不但会影响一代人的健康成长,而且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拟从文化资本的视角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认为文化资本积累不足导致流动人口子女无论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区教育中均处于不利地位,其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和今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效应。本文尝试运用文化资本理论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 文化资本 教育问题 对策
【基金】:西北工业大学人文社科与管理振兴基金项目(RW20080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国内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有多种定义,本文中的“流动人口子女”特指“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在流入地生活并且至少有父亲或母亲作为监护人的儿童、少年”[1]。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始终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有不少专家与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阳;杨东平;;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的政府间转移支付模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任锋;杜海峰;刘玲睿;;基于就业稳定性差异的农民工创业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田汉族;[N];中国教育报;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虎;企业家社会资本及其对企业绩效的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厉春雷;;论中华老字号的消费者驱动战略[J];北方经济;2010年18期

3 董新春;消费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李传红;周伟;;海淀区社区教育需求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5 张燕农;张琪;李娟;;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程兆莹;谭业庭;;试论文化资本对家庭教育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5期

7 邢舫;;论文化资本对文化全球化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6期

8 田玲;;从招聘信息看人才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特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9 徐波;沈建华;梁胜男;;体育新课程教改中“教学惯习”的反思性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黄皖毅;对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简圣宇;;“审美威慑”的日常表现——从当下房地产广告谈起[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牛立超;祝尔娟;;首都圈城市间的合作与治理机制——以京津为例的一个讨论[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刘海;;试论编辑的文化资本[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5 闫晓庆;;对部分农村学生放弃高考的原因与影响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谢静;;绘制合作领域地图——从SO项目看传播的组织功能[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7 刘刚;;和谐社会建构中的社区教育思考[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建永;;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问题[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坚赞才旦;岳小国;;论三岩藏族的壁葬及其社会控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10 陈宇鹏;;场域—惯习与义乌阶层文化特征分析[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治国;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淑东;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市场意识前提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海胜;当代中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莉;社区参与:社会稳定的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优玄;广西民族文化资本化中的政府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邵秀娟;符号塑造: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困难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恭敬;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边缘化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飞;对韩汉语教师社会融入迟滞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刘银桥;新市民就业中的人力资本提升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6 龚美富;同事关系对个体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吕文娟;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陈静静;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车宗哲;济南市义务教育择校现状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许全红;明清文人画艺术场域的建构与解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绘;郭菲;;美国流动儿童教育管理和教育财政问题及应对措施[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2 文桂江;;国外迁徙工人子女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J];城市问题;2009年02期

3 刘林平;外来人群体中的家庭与家族网络支持——深圳“平江村”的调查与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4 万向东;;农民工非正式就业的进入条件与效果[J];管理世界;2008年01期

5 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江海学刊;2004年03期

6 郭星华,杨杰丽;城市民工群体的自愿性隔离[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董新良;肖军虎;;义务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量化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7年01期

8 袁连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负担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改革[J];教育与经济;2010年01期

9 段成荣;杨舸;;我国流动儿童最新状况——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08年06期

10 殷晓清;农民工就业模式对就业迁移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灵燕;;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背景分析[J];教学研究;2007年03期

2 王婷琳;;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05期

3 江雪芳;;宁波市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探析[J];基础教育;2009年04期

4 冯帮;;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王善坤;卢清波;范国平;;农民工城居子女教育问题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2期

6 冯帮;;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黄志法,傅禄建;上海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研究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01期

8 高丙红;;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福利问题浅析[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9 李群英;;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年12期

10 王亚东;顾唯页;;关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期盼和谐之美[J];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宏观背景研究——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视角[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莹;黄亚武;;流动人口子女教学现状的实证研究——基于中部三省的调研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莹;;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形式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基于中部三省的调研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淑琼;;试论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张正江;;素质与教育问题的早期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赵玮;;勿将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吴红宇;;现行义务教育体制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及思考[A];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8 彭子建;李小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珊珊;;南宁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及问题探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邱小健;;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教育财政的视角[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德先;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出路何在?[N];华夏时报;2001年

2 张进(江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N];人民代表报;2003年

3 记者 冷启迪;中山先行先试创宝贵经验[N];中山日报;2010年

4 ;关注20万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N];陕西日报;2004年

5 贾勇宏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从公办到多元需求导向办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于忠宁;单靠地方政府难圆流动娃求学梦[N];工人日报;2010年

7 杨茂银;让流动儿童共享阳光雨露[N];贵阳日报;2006年

8 席淑君;青岛取消流动人口子女借读费[N];中国妇女报;2003年

9 李源 赖刚;北仑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达99%以上[N];宁波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董洪亮;北京:让流动人口子女有学上[N];人民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海波;教育问题的前提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小华;城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谢春风;我国教育行政决策的伦理困境与出路[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邵燕楠;走向“情境”与“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研究:一个发展主义的研究框架[D];南开大学;2009年

9 陶红;教育价值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灵燕;现行义务教育体制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莹;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宁;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孙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及政府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宋娟;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程细平;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凌云;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地方政府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张洁;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利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冯绮云;我国目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朝晖;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661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661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2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