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微博文化”现象的心理学透视
本文关键词:青年“微博文化”现象的心理学透视
【摘要】: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根据需要层次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交往及信息传递等相关理论,结合青年心理发展特征对当前青年群体中的"微博文化"盛行的原因以及"微博文化"对青年个性心理的发展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青年"微博文化"健康发展的心理学建议。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青年心理 微博文化 心理学透视
【基金】: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批准号:12SKCD01) 重庆市教改重点项目(112028)资助
【分类号】:B844.2;G206
【正文快照】: 一、微博与青年“微博文化”现象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1]。“微博文化”是以电脑或手机登录终端为载体,以互联网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自强,王浣尘;信息与青年心理发展的互动[J];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03期
2 杜金亮;青年心理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探讨[J];齐鲁学刊;1994年03期
3 钱卫;《青年心理》杂志创刊[J];传媒;2002年11期
4 田碧莹,李春福,李欣;青年心理发展特点及其规律初探[J];长春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5 闫小平,梁平;谈青年心理卫生[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冯海英;青年心理的独特研究与启示——浅谈米德关于青年心理的跨文化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李辽;青少年的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心理学报;1990年01期
8 李玉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丧失的心理学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2年13期
9 俞国良;社会认知视野中的亲社会行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10 郭兰,张建平;论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两个主要因素[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凤宁;;高中生移情水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寇_g;;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刘秀丽;;两难情境中大学生亲社会行为——谦让行为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张庆鹏;;建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测量维度的思路[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程峗;李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赵景欣;张文新;;幼儿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李宏利;张雷;;严厉型父母教养与同伴接受和亲社会行为的交互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陈斌斌;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测量及其相关问题述评[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贾秀珍;陈会昌;;11岁儿童在实验室情境下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及其与社会行为能力之间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陈静;施琪嘉;;青年群体分离体验与儿童期创伤间的相关研究[A];国际心理治疗与危机干预学术会议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青年心理成熟有标准[N];中国环境报;2000年
2 嵇胜利 刘晓芹 何克钧;青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N];河北日报;2004年
3 龚鹏健;心理抚慰,让孩子走出灾难阴影[N];石家庄日报;2008年
4 陈上(华夏心理网心理咨询师);《海神号》:人在灾难中会暴露本性[N];北京科技报;2006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李京淑;都市蛰居族因何消极避世[N];北京科技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孙刚;成功之路,从“心”做起[N];解放日报;2007年
7 何茜;老人要善于化解消极情绪[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马艳玲;评估心理健康的十条“金标准”[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张琨 李晨;压力下的人与矛盾中的心理学[N];科学时报;2006年
10 王淑芹;做人切莫“小心眼”[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劲松;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章晨晨;青少年内化性问题及外化性问题危险因素的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武建芬;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孙文影;完美主义的结构特征及对情绪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雪;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赵爱玲;混龄教育对3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朱莉;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及不同情境下积极人格特质对其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4 蒋柳;培育听障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干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班兰美;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感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葛高飞;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家族影响因素的探究与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龚涛;大学生的捐助行为及其与人格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睿;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与社会适应性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金雪莲;3-5岁朝鲜族幼儿亲社会行为与气质、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10 王楠;大学生自我概念、亲社会行为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80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80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