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在自我决定论视野下对中职生学习动机内化的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21:03

  本文关键词:在自我决定论视野下对中职生学习动机内化的干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团体干预 动机内化 自我决定论 中职生


【摘要】:本研究是根据自我决定论的相关理论指导学生的团体活动,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化水平。通过干预方案的设计、实施来提高学生自主需要的满足;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提高对周围环境人们交往关系的感知力,使他们更能融入周围的团体,产生一种集体归属感,使学生的学习更具自主性、兴趣性,为中职生这一特定团体的教育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一直以来都定位在培养有技术有能力的劳动者,提高青年就业率,因此人们的研究重点更多的集中在中职学生就业问题上,而疏忽了中职学生的学业问题。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这两个问题并不矛盾,因为学好专业技术是就业的根本保障之一。学习问题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学习动机,一个良好的动机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目标有动力,可以逐渐发现学习的乐趣,促使学习活动持久的进行下去。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办法,设置对照班和实验班,用学习自我调节问卷、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自主支持问卷三个问卷进行前后测,并结合事后访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进一步检验学生动机水平变化情况。 实验对象选取了呼和浩特市某中职学校一年级的部分学生。在开学初根据分班原则学校会把学生按照专业随机分到各个班级中,前测时选取同一年级同一专业的两个班,这样就尽可能排除了年纪、性别、个人偏好科目等无关变量因素的影响,并且这两个班级是同年级同专业,授课教师也全部相同这又排除了因为授课教师不同带来的无关变量影响。两个班级进行初期测试,测得自主性水平无显著性差异。通过对学生的面谈和咨询学生班主任两种方式在其中一个班级选取了部分有改变意愿,自愿参加团体干预的45名学生进行团体活动,另外一个班级也选取45名自主性水平近似的同学作为控制组。根据他们的相对自主性水平高低分别把每个班级的45名同学分成了三个小组之后分别进行团体干预。 团体干预为期3个月左右,频率每周一次,时间每次九十分钟左右,一共进行十一次。在团体活动的中期和结束后让团体成员填写活动反馈表,两次对比观察团体的气氛、成员的感受、团体干预进行状况等方面的变化。团体活动结束后进行后测。与团体中个别成员、教师、同学进行事后访谈,了解学生在干预前后的变化,学习状态、学习成绩有什么改变。另外在团体活动进行过程中与任课教师协商开展几次随堂小测验,以便检查学生学习状况。 干预活动结果表明: 1团体干预可以有效促进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化。 2中等程度相对自主性动机分组在接受团体干预时效果最显著。 3低程度相对自主性动机分组在接受团体干预时效果最不明显。 4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变可以通过满足个体的三种基本需要(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关系需要)来完成。
【关键词】:团体干预 动机内化 自我决定论 中职生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42;G715.5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11
  • 引言11-13
  • 1 文献综述13-22
  • 1.1 动机理论的发展13-14
  • 1.2 自我决定论的基本理论14-16
  • 1.3 自我决定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16-17
  • 1.4 自我决定论关于动机内化的研究综述17-19
  • 1.4.1 自主需要与动机内化18
  • 1.4.2 胜任需要与动机内化18
  • 1.4.3 关系需要与动机内化18-19
  • 1.5 研究中有关概念的界定19-22
  • 1.5.1 内化19-20
  • 1.5.2 自主需要、胜任需要与关系需要20-22
  • 2 问题提出22-25
  • 2.1 研究思路22-23
  • 2.2 研究意义23-24
  • 2.3 研究目的24-25
  • 3 研究设计25-33
  • 3.1 研究方法25
  • 3.2 研究工具25-26
  • 3.3 研究对象26
  • 3.4 研究过程26-27
  • 3.5 团体干预方案设计27-33
  • 4 研究结果33-41
  • 4.1 团体干预的数据结果33-37
  • 4.1.1 学习自我调节问卷比较33-34
  • 4.1.2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比较34-35
  • 4.1.3 自主支持性问卷比较35
  • 4.1.4 各分组的前后测比较35-37
  • 4.2 团体活动成员反馈表的对比结果37-38
  • 4.3 团体干预后结构性访谈结果38-41
  • 4.3.1 对实验组班主任的访谈38-39
  • 4.3.2 对个别学生的访谈39-41
  • 5 讨论与分析41-46
  • 5.1 对干预方案的讨论与分析41-42
  • 5.2 对干预结果的讨论42-43
  • 5.3 对团体活动成员反馈表的讨论与分析43-44
  • 5.4 对访谈结果的讨论与分析44-45
  • 5.5 研究不足与创新45-46
  • 6 建议和结论46-48
  • 6.1 建议46-47
  • 6.2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2
  • 附录52-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暴占光,张向葵;自我决定认知动机理论研究概述[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6期

2 于海峰;;学习动机内化的理论反思与教育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叶利云;宋其争;;从自我决定论视角看影响个体行为与健康的因素[J];健康研究;2010年02期

4 张俭福;自控式学习的内化机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8期

5 师玮玮;田琨;;浅谈自我决定论与青少年内部动机发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王艇;郑全全;;自我决定理论:一个积极的人格视角[J];社会心理科学;2009年02期

7 刘海燕,闫荣双,郭德俊;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近展—自我决定论[J];心理科学;2003年06期

8 王振宏,刘萍;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9 张剑,郭德俊;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10 胡小勇;郭永玉;;自主-受控动机效应及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793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93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f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