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之比较
本文关键词: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之比较
【摘要】:根据在个人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不同抉择,教育目的主要有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两种主张。本文分别论述了这两种教育目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对这两种教育目的进行了比较,并出我国的教育目的应以人为本的观点。
【作者单位】: 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教育目的 个人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
【分类号】:G40-01
【正文快照】: 教育目的是教育理论中的基本问题,是贯穿整个教育系统的总的指导思想,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所以,研究教育目的具有重要意义。纵观世界教育史可以看到,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有着各种不同的教育目的。历史上的思想家们,也描绘过形形色色的关于教育的各种理想。其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向明;吕显智;;案例教学的教育价值取向——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融合[J];学术探索;2011年04期
2 吴智;王栋;;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目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1期
3 肖鹏;;浅析我国教育目的的道德性[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4 陈振航;;自由·教育·意识形态——简论本体论语境中教育的目的与手段[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王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教育目的的几点思考[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年05期
6 陈宪恩;;试论教育如何成就幸福[J];文教资料;2011年21期
7 赵新成;;后现代主义与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32期
8 曹志远;;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J];文学教育(中);2011年06期
9 李海艳;;解读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及其现实意义[J];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翟楠;;现代教育目的的异化:批判与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瑞;;由教育目的引发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肖凤彬;;从社会存在看教育目的的演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3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许梦瀛;;论荀子的教育目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蔡芳;罗祖兵;;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目的——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现实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耿淑玲;伍成泉;;从《抱朴子外篇》看葛洪的世俗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褚洪启;;杜威的教育目的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王娟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及其践行过程的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9 周卫勇;;新传统派教育目的论之历史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姚家群;;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异同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瑾;一条走廊也能达成教育目的[N];成都日报;2009年
2 翟建会(作者单位系泽州县下村镇中学);教师要把育人放在重要位置[N];科学导报;2006年
3 肖擎;让教育的价值观明确起来[N];长江日报;2005年
4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 黄向阳;德育:淡化“工作意识”强化“目的意识”[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英山县长冲中学 马燕 李友纲;谈“严”说“爱”[N];黄冈日报;2006年
6 沈峰;给学生申辩的权利:一种看得见的民主[N];工人日报;2003年
7 沈 峰;给孩子申辩的权利[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于伟;现代社会不重视理性教育,,是不可想象的[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王加强邋范国睿;如何处理课堂教学的生成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 黄荣光;教育艺术的理想追求:“至为无为”[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冯青来;文化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娜仁高娃;向“场”而生[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香兰;从实体到过程:现代教育的思维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进;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9 王本余;教育中的儿童基本权利及优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徐波锋;教育的审美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人性论认识演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欧阳叶;民族文化视野中教育目的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建锋;论影响我国教育目的实现的主要原因[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燕军;中美教育目的的取向之比较分析—个人、家庭、国家教育目的的视角及其整合[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5 曹永国;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景霞;刍议教育中的惩罚[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平功波;布列钦卡教育科学思想述评[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赵东倩;社会本位教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黄洪兰;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观研究及我国教育目的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门宪琳;教育目的的重新定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97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97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