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构建与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课程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构建与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个人学习环境迅速引起学者的关注,也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以高校课程学习为切入点,提出基于课程的个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与构建方式,并选择"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开展应用研究,总结个人学习环境在课程中的应用方式,并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关键词】: 课程 个人学习环境 构建 应用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学心理学项目“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学习绩效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08SJY014)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近年,Web2.0技术因其读写并存的表达方式和个性化的传播方式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开放性、去中心化、个性化、社会性”的特征,颠覆了以往的教学观与学习观,为信息时代的教与学革新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引发人们对满足教学需要的新型学习环境的探索。在这一背景下,个人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2 杨惠;吕圣娟;王陆;彭艳均;;CSCL中学习者人际交往对高水平知识建构的影响[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3 甘永成;;e-Learning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6期
4 郑燕林;李卢一;王以宁;;“网络学习境脉”的概念模型[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璐;;关于新课改理念及其实践适切性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何光伟;;基础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杨志民;席莉;宋旭;;影响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管宏友;;环境类专业环境法课程教学的困境与出路——基于环境法调整对象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5 刘婉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开展大班教学后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6 李华伟;翟启明;;关于构建对话型师生关系的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查有梁;;三论新课程改革的“软着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崔铭;王换娥;;法商类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及创新实验区构建[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刘炎,铁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探索[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10 邢国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中的法律信仰[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冬梅;;民间舆论交流的负面效应及对策思考[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本义;;科学发展观在哲学思维方式上的转换与创新[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3 陈俊明;;芒市黄龙玉雕文化符号的历史渊源和时代创新[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1年
4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石会;邓元庆;关宇;黄颖;;浅谈“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网络课程建设[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6 林长春;曹静;许应华;曹书梅;;重庆市精品课程《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情况调查[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张春宝;刘亚辉;杨灿荣;李军;曹军;;由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健康教育引发的若干问题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8 张青霞;;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实践[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秦国柱;李娟;;我国民办高校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与思考[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10 黄玉彬;;“现代都市小农夫”综合实践活动平台的构建与思考[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詹越;知识型员工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秋丽;基于探究性学习环境的初中生批判性思维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陈鹤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施俊天;高师本科景观设计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整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 曹良韬;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体系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温会宝;基于个人知识管理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小青;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理论构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祁海英;农村小学教师在教材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孟苓莉;小学数学实施档案袋评价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艳艳;不同版本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比较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钟志贤;;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与互动概念的理解[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3 赵建华;;知识建构的原理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4 杨伟蓉;;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与技巧[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王松涛;论网络学习[J];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6 韩丽萍;;青少年网络人际交往心理分析及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8年01期
7 何克抗;;E-learni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小明;[N];文汇报;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恽如伟;姜岩岩;李霞;;电脑游戏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2期
2 段宁贵;;近年国内电子学习档案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杜玉霞;贺卫国;;英国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4期
4 王建省,阮智勇;CAI的发展趋势及在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意义[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5 顾峰;;教育内涵发展的三个向度——上海市青浦区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06期
6 魏炜;《世界通史》课程教学改革与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大气·锐利·深邃·灵动[J];人民教育;2007年01期
8 叶琳琳;;“教学做合一”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探[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万彩霞;;试论师范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10 淡战平;;西北政法学院远程教育系统建设回顾[J];教育信息化;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鹰;;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2 韩冽;李泰峰;;通过混合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本科课程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解迎刚;王志良;;学习者情绪空间定义及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于战科;陈姝;张文;;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要点分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建华;;墨子的学习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高茅;杨亚萍;彭涛;;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合作式教学模式的探索[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赵翠霞;张彤;;多媒体教学界面中帮助方式对学习绩效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田旭东;孔凡清;刘明芝;贾怀峰;;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促进开放教育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践[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杨桦;;“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更新的思考[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郭磊;贾春杰;;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信息超载和迷航的化解[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保定市职教中心校长 王惠;以评课新标准带动课程教学改革[N];保定日报;2011年
2 周炎根 储争流;如何培养一个高效学习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方国才;关于学习型学校的理性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4 项国雄 王佑美;交互媒体与交互模式[N];计算机世界;2001年
5 本报记者 钟伟;四大应用变革策动e-Learning2.0[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陈曦 实习生 宣心骋;立足学习者全面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1年
7 本版编辑 华东师范大学 祝智庭 顾小清 江苏省启东市电化教育中心 查卫平;贴近教师需求促进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跨越新高度 开启新的教育30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怀 宁;创意型作业——新课程学习中的“休闲点心”[N];中国教师报;2005年
10 张金传 作者单位系内蒙古扎兰屯林业学校;新课程教学中教案的构成要素[N];中国教师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太年;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与回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仕品;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超;教师远程培训的学习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瑛霞;分布式虚拟训练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泽民;“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9 夏天;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召存;课程知识的意义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晓琴;课程的公正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洪伟;基于Web2.0的PLE模式创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艳;让课程回归学生[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悦;Web2.0时代的非正式学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殷莉;基于WEB个人学习环境设计与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6 胡媛媛;新课标指导下的中学教学媒体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麦立庚;基于Moodle平台的职业培训系统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箭;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雪;基于个人知识管理的虚拟学习社区构建个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郑起运;在线课程“学习准备期”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06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06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