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23:32

  本文关键词: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内隐自尊 外显自尊 学业拖延 内隐联想测验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生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学业拖延的关系。方法随机招募110名研究生进行内隐联想测验、Rosen-berg的自尊量表和硕士研究生学业拖延倾向的测试。结果①研究生存在内隐自尊效应(t=15.13,P=0.00);②高、低外显自尊组在学业拖延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t=2.25,P=0.03),高、低内隐自尊组在学业拖延倾向上差异不显著;③外显自尊与学业拖延呈显著负相关(r=-0.23,P0.05),内隐自尊与学业拖延相关不显著;④外显自尊能够显著预测学业拖延(t=6.91,P=0.00),内隐自尊不能预测学业拖延。结论学业拖延与外显自尊关系密切,与内隐自尊无关。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内隐自尊 外显自尊 学业拖延 内隐联想测验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拖延,是指尽管了解其消极结果,但还是对既定的行为活动进行有意推延[1],通常会导致不满意的表现。拖延并不是一个新的心理现象,研究者对拖延原因的关注很高,但我们对拖延原因的了解却知之甚少。关于拖延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自尊是解释拖延的因素之一。在这类研究中,拖延被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索玲;张丽华;;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2 蔡华俭;内隐自尊效应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3年06期

3 张斌;蔡太生;;大学生学业拖沓与自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莹;吕勇;吴国来;;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特点与自尊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1期

2 钟毅平;谢四元;周路平;;对乙肝患者群体认知的矛盾态度:行为与ERP证据[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4期

3 何朝峰;李培;;高校贫困生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资助方式偏好性的关系[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4 粟华利;钟毅平;;军人内隐与外显服从态度初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梁娟;;形体训练对职业中专女生身体自尊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6期

6 李佳;;寻找校园暴力犯罪的根源——暴力性网络游戏对大学生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4期

7 楚春芳;;同场对抗项群运动员攻击行为内隐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韩慧敏;;国内内隐自尊研究综述[J];华章;2010年01期

9 许秀芬;马伟娜;曹亮;;自尊研究进展[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年03期

10 许昭;冯展涛;;青少年运动员内隐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翟群;萧自康;;澳门搏击运动员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发展特征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杨娟;张庆林;;内隐自尊的脑机制研究[A];第三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暨脑与认知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翟群;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福义;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田录梅;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好及其对情感反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新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敬业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娟;高自尊异质性现象与自尊的神经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王伟宇;士兵内隐集体自尊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连荣;社会偏见对攻击行为影响的理论和实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琰;大学生认识信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桂英;高职、高专学生的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及自尊提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小平;自尊双重两因素结构特性与功能的实验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3 宋海荣;青少年依恋、自尊及其二者关系的发展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高旭辰;内隐联想测验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东宁;攻击性的内隐社会认知实验研究——IAT测验在攻击性研究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袁冬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对自我妨碍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启山;印象整饰与内隐态度、组织行为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邹琼;青少年学生民族自尊的心理维度及其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扬;社会比较中心理定势对自我评价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6年

10 杨宇然;中学生学习倦怠与自尊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配贞;江红艳;赵辉;;初一新生内隐、外显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1期

2 高s,

本文编号:806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06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2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