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轮岗制度分析
本文关键词:教师轮岗制度分析
【摘要】: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下,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轮岗制度可能导致以下问题:政府、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进行博弈,极易产生道德风险、权力寻租与消极抵抗;教师轮岗制度与重点学校制度、学校自主办学制度等存在冲突;教师轮岗制度可能导致师生适应困难、学校特色丧失、教师工作缺乏积极性以及难以实现义务教育区域之间的均衡。实行对薄弱学校政策倾斜的差距补偿、对软硬件资源进行公平分配的资源均衡、尊重教师流动意愿的自愿申请、对各个学校进行比例招生可以更稳妥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师轮岗 制度冲突 义务教育均衡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随着“择校热”的不断升温,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公平,我国政府试图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早在2005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提出义务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元辉;;城乡教育二元分离问题的解决策略探讨——日本教师轮岗制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9年15期
2 李倡平;严伯霓;陈京军;肖化移;;安徽铜陵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及借鉴[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倪莹;制度变迁理论视域下的教师轮岗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袁婷婷,孙奕;国外私立学校法律地位的考察与借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方黎;;体验式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肖海平;邓银城;;新时期我国农村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6 赵必华;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韩久建;;课堂互动活动有效性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王开友;;概念教学及其数学思维能力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金祥林;在实践中发挥教育目标的工具性职能[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10 邢金萍;论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利;刘强;;中国高等教育财政六十年概览:历史演变、现状和未来[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易全勇;辛竹叶;;课程知识选择与社会控制——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49-1956)课程运营为个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马文静;;文革教育经验口述[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徐卫红;;毛泽东论教育的双重身份及对中国学校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郭卉;;论我国大学学术权力的制度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陈绵杰;;政治进程下的小学数学教育(1949—1977)——教学大纲的向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8 方晓东;;新中国教育五十年的巨大成就[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李玉非;;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回顾与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李玉非;;建国初期教育向工农开门的重大举措[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9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孝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暮晓;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及其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丹璐;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大飞;大连金石滩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友方;大学生休闲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高蕊;道外区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张福英;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时代;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崴,孟卫青;英、美、法、德、日中小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的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2 汪丞;中日中小学教师流动之比较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3 范海杰;;浅析韦伯科层制理论的结构特征[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2期
4 黄维,沈红;论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超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5 曹安照,徐荣;从制度变迁视角看我国教育制度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6期
6 马焕灵;景方瑞;;地方中小学教师轮岗制政策失真问题管窥[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7 樊华;;渐进式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研究[J];高教探索;2006年01期
8 程雁雷;廖伟伟;;教师权利义务体系的重构——以教师法律地位为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王勇;陈启刚;;民办高校董事会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申素平;;对我国公立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熊剑锋;[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2 调查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博士生导师 曾晓东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07级硕士研究生 马Pr;[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军;民办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王永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促进制度变迁的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田克祯;农村制度变迁中政府主导逻辑的困境与超越[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欧永美;从单位制到契约制的高教制度变迁研究——以广西高校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琬;重庆市奉节县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韩红梅;北京市合法打工子弟学校教师流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督导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J];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17期
2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J];湖南政报;2008年17期
3 任忠花;;试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9年03期
4 苗长庚;张正波;朱浩记;;内乡:监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人大建设;2009年06期
5 何昕;党斌;;大力实施“联校走教” 促进农村教育均衡[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4期
6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魅力中国;2010年02期
7 本刊评论员;;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写在对镜湖区教育均衡进行调研之后[J];教育;2010年16期
8 林以思;;好雨知时节[J];政协天地;2010年09期
9 ;托起义务教育的朝阳[J];当代学生;2006年19期
10 张怀君;;加大教育统筹力度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J];天津教育;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洪斌;;中小学教师轮岗交流心态调查及对策研究——基于武汉市的实证调查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姚期;;对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思考和实践[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张源源;;合理统筹城乡关系 促进免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蒋卫山;;让家门口的学校都精彩——用生态观解读“教育均衡”[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6 蒋卫山;;让家门口的学校都精彩——用生态观解读“教育均衡”[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7 任晓辉;;义务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公共政策展望——基于义务教育试点绩效评价的结果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陈平水;靳钰炜;;山西省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的研究——从校际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汪斌;;取水许可制度之法律分析——兼论我国的取水许可制度与现代水权制度的冲突[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10 薛海平;;我国义务教育质量与资源配置公平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王生利;关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N];鞍山日报 ;2007年
3 本报记者 吴世勇;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N];辽宁日报;2007年
4 田丹;辽中成创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N];沈阳日报;2007年
5 田丹 刘洋;成功为“择校热”降温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沈阳日报;2007年
6 记者 顾晓萍邋实习生 甘璐璐;12个联合校“一托二”助推教育均衡[N];石家庄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杨曼;教育均衡根治择校痼疾[N];市场报;2008年
8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梦[N];安徽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苗家生;沈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光明日报;2006年
10 林萍;西宁市城东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青海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金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春林;国际法上的贸易与人权关系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吴宏超;我国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吕广盛;人寿保险中道德风险成因与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周丽萍;保险业发展的制度冲突与制度协调[D];吉林大学;2008年
6 吴时辉;制度变迁中的感性选择[D];吉林大学;2006年
7 罗刚;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价值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保岳;资产证券化风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9 张莹;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表现及治理[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徐林;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倪莹;制度变迁理论视域下的教师轮岗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汪薇;教师轮岗政策执行研究—政策工具的使用效果角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洪庆;国有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防范问题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1年
4 马杰;医疗保险的经济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刘珉;存款保险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李茜;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孙明;基于双边道德风险的创业投资组合规模之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凤艳;风险投资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9 范光华;存款保险制度与我国商业银行稳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赵巍;美德存款保险制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07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0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