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自恋倾向成就目标对学习倦怠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自恋倾向成就目标对学习倦怠的影响
【摘要】:目的考察初中生自恋倾向、成就目标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为改善初中生学习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唐山市2所中学的230名初中生,使用自恋人格问卷、修订的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和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初中生学习倦怠不存在性别(t=-0.234)、年级(F=0.927)及独生与否(t=-0.297)差异(P值均0.05);学习倦怠在不同的自评学业等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恋倾向和成就目标直接影响学习倦怠;自恋倾向以成就目标为中介影响学习倦怠。结论自恋倾向与成就目标影响初中生的学习倦怠,家长和教师应通过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来改善其学习倦怠状况。
【作者单位】: 河北联合大学心理学院;唐山市第十二中学;唐山市第五十四中学;
【关键词】: 自我概念 目的 疲劳 回归分析 学生
【基金】: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1080014) 华北煤炭医学院硕博启动基金项目(BS08045) 2012年唐山市科技攻关项目(TS2012007)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初中生的学业压力大,厌学严重[1],心理动因主要为学习倦怠。学习倦怠是学生由于长期的学业压力或对学习缺乏兴趣而造成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及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2],由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组成[3]。自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格特质[4],有隐性自恋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静;张海钟;;自恋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2 胡俏;戴春林;;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惠军;成就目标定向对工作记忆广度和控制性提取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静;张海钟;;自恋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广文;李建伟;王淑娟;;大学生自恋内隐观的调查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建伟;张雯;;大学生自恋内隐观的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首届国际行为医学学术大会暨第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福义;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余鹏;奖励方式、目标定向和材料性质对FOK判断影响的实验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2 倪婕;中小学生的认知偏差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江雅;隐性与显性自恋者在同伴拒绝下的攻击行为差异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王圣玉;成就目标定向、情境类型对中学生内隐和外显自尊影响的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5 贺泽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认识论信念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向晓蜜;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模型及其量表编制[D];西南大学;2008年
7 王磊生;教师语速、学生工作记忆对课堂学习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晓红;世界义务教育遭逢挑战──当今辍学现象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2 洪明,吕三三;中学生厌学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对策——以贵州省中学生为例[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陈庆;;从教育本身浅析学生厌学原因[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年00期
4 张旭凌 ,王文勤;中学生厌学心理浅析[J];教学与管理;2001年23期
5 王晓丽;;中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的思考及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石晶,贾小鹏;论中国古代文人的自恋心理[J];唐山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娟;陈亮;纪林芹;王姝琼;张文新;;童年晚期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儿童的自我概念[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4期
2 肖燕秋;姚仁斌;李志刚;;阅读疗法对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6期
3 朴婷姬;秦红芳;;朝鲜族海外留守青少年自我概念、家庭结构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东疆学刊;2011年03期
4 程翠;张振新;张传印;;绘画治疗——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12期
5 罗贻雪;余毅震;杨奕;孙艳;;中学生攻击性行为与外显自尊的相关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8期
6 李萌;;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辅导[J];中学教育;2002年06期
7 胡芳芳;桑青松;;高年级小学生校园欺负特点及其与自我意识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8期
8 邵建平;周凤华;;走出自卑 迈向自信——谈中学生如何树立自信心[J];大众心理学;2008年09期
9 孙晓玲;吴明证;张智君;;大学生的自我差异与价值偏好[J];应用心理学;2011年01期
10 倪海;;论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及教育对策[J];中学教育;200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伟;;儿童能力与能力自我概念的实验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2 谢晶;;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李雁;;初中生社交焦虑和自我概念的相关关系及干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房文杰;;箱庭疗法对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杨红梅;;高中生自我概念发展特点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廖凤林;;中学生自我概念与思想道德[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p簞,
本文编号:807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07265.html